文/李胜梅
有段时间我带女儿回姥爷家小住。换了新环境,孩子是异常兴奋。
一天洗完澡,正要上床睡觉。女儿突然把穿在自己脚上的拖鞋向空中一甩,几个360度旋转,鞋子落在刚换好被单的床上。她的行为明显是故意的。我大脑盖子瞬间被打开,一股火冒上来,冲她喊到:“乐乐,你干什么?!这是刚换好的被单!还有,你要是砸到别人砸到自己怎么办,那么高,是要受伤的!”大脑盖子打开了,我也用了责备和讲道理。
女儿先是用哈哈笑掩盖内心的尴尬,可能也觉得自己行为不当。不一会儿大哭:“妈妈,你吼叫我了!你吼叫我了!” 显然,我的吼叫让她受到了伤害。
我意识到自己刚才情绪失控了。于是我蹲下来,尽量平静的口吻说:“是的,妈妈刚才没控制住。(描述事实)。对不起(承担责任),你能原谅妈妈吗(请求原谅)?”
然而,女儿却说:“不能!我永远不能原谅妈妈。”
我也有些低落地说:“那好吧,我可以等。等你心情好点,等你愿意原谅妈妈的时候再说。”(想寻求积极暂停)
女儿继续哭:“你以后可以不大声吼叫了吗?”
“嗯。可是,我刚才真的很生气。如果下次还发生这种情况,你告诉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我问她。
女儿回答:“你就指一下拖鞋,不说话。” 没想到她真给我提出了解决办法。而且,这方法不正是正面管教中的沟通方法“非语言信号”嘛!
我问:“这样,你就可以改正了?”
“嗯!” 女儿点点头,说:“我们试试吧。”(意思是做角色扮演)这是她最喜欢玩的事情。我想,这不就是“体验式”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吗?我听了都想笑出来了,女儿用“体验式”教学教我去实践“非语言信号”。
于是,我们按照她的剧本,演了一遍。这次,她扔拖鞋,然后我指,什么都不说。她乖乖把拖鞋拿回来,并说自己再也不扔了。原来这么简单。
翻出这张“非语言信号”的工具卡,里面竟然刚好也是关于鞋子的案例。
【正面管教工具卡:非语言信号】
家长经常说的太多。非语言信号可能比语言更“响亮。”
1. 微笑,指着需要被捡起来的鞋。
2. 和孩子约定在冲突中比语言更好的其他信号,或者对礼貌行为的提醒。
3. 当你感到沮丧时,试试把手放在心脏部位,表示“我爱你”。你们都会感觉好些。
我带了这么多期家长课,都还没有带领过非语言信号的活动。今天,女儿给我上了一堂正面管教家长课。这堂课上,她是老师,我是学生。
后来,我问她为什么想抛拖鞋,她说:“我觉得这样很好玩。”
她不是为了和我作对,只是我没能理解她的世界。
我问:“那你觉得这样玩可以吗?”
女儿回答:“不可以,因为会砸到人。”
“那你下次怎么做好呢?”继续启发式提问。
“下次我要找个没人的地方玩。” 她自己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可以不破坏环境,又还可以玩。
我在女儿的课堂当学生,这不是第一次。每次她的方法都让人惊喜,这是闭上嘴巴,倾听的收获。
家长经常说的太多。非语言信号可能比语言更“响亮。”
今天去幼儿园接女儿,一起回家的路上,我跟她聊起这件事情。说谢谢她当我的老师。晚饭后,她突然又把鞋子一甩,第一秒我没反应过来,还在纳闷她想干嘛!只见她眼巴巴看着我,一副在说看你怎么做的模样。我张开的嘴巴又闭住了,用手指了下她的鞋子。女儿开心的穿上鞋,说:“看我这个老师教得好吧!”
我讲情绪,不代表我情绪没有起落。我是人不是神。我也有没控制好的时候,虽然不多。但我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气,和学习改正的能力。
让我们带着觉察和接纳,在错误中成长。成长路上,孩子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不离不弃的陪伴,视我们为他们的全世界。
有这样的老师,我们哪有不成长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