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王》蕴含的四个育儿观念(1)

《狮子王》再次以三D的形式席卷全球。以怀旧的心态重温一下,体会其中所包涵的育儿观念,深深的被打动。

可能有的人感悟更多,我只说四个方面的

一人生首要的大事是区分善恶,并给孩子的内心种下善良正派的种子。

鬣狗和狮子刀疤,坏人和伪装的坏人,下三滥的典型代表。为什么一部以动物为题材的影片要以鬣狗作为反面恶人的形象呢?好奇心驱使,百度一下鬣狗,恶心和震惊了一下下,顺带也科普给你。摘引部分文字如下:

鬣狗这种非洲二哥绝对是草原上的一大害,被不少人所厌恶。鬣狗虽然名字含狗,外表也和犬类很像,但是鬣狗并不属于犬科,是属于猫型总科下面,也就是说接近于猫科。因为鬣狗总是喜欢群体行动,而且其猎食手段极其恶劣,总是对猎物实行掏肛战术,而且喜食活体,在猎物没死前将其肠子掏出来,再活生生的撕裂猎物。简直是让人可怕而厌恶的手段。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而用鬣(lie)狗作为坏人下三滥者的代表形象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狮子王》告诉我们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不要和下三滥的坏人为伍,让他学会善良阳光和正派。老狮子王木法沙在辛巴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它,阳光普照的地方都是它的王国,万物在相互关联与平衡中生存。木法沙让辛巴要好好的守护自然界的平衡,让草原上的生命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而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木法沙告诉辛巴。。。。。。。不要去!

这样的告诫就是在给辛巴讲述善恶。

辛巴太小,还不能理解,因而受到刀疤的诱骗而偷偷摸摸的去鬣狗的领地探险。

鬣狗的领地万物凋敝,除了鬣狗还是鬣狗。

我个人认为,作者以这样的场景设计对比的是坏人和好人的内心世界。好人,有责任感的人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充满生的气息。总是装着别人,自己只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己活着也要让别人活着。而恶人的内心世界则一片荒芜,死气沉沉,除了自己还是自己。

当年幼无知的辛巴被叔叔刀疤欺骗而远走高飞的时候,辛巴穿越了长长的沙漠,最后选择在一片绿洲里开始了新的生活。我个人认为也是辛巴内心世界善和恶的激烈斗争,木法沙的关于善良的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影响了辛巴一生的命运取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关于刀疤,需要叩问的事情就是亲情是区别善恶的标准吗?

刀疤虽然是木法沙的亲弟弟,但是多少恶被亲情掩盖,无法识别!刀疤对辛巴的诱骗,对木法沙设下的致命圈套,对王位的觊觎,对辛巴的驱逐和对辛巴母亲的追求,处处在打亲情牌,却处处突破了做人的底线,是一个披着狮子皮的鬣狗。一个伪善的下三滥。

区别一个人的善恶,其实就看他努力的方向就够了。如果是利己利人的人可做可交,而眼里只有自己利益的人还是算了吧!总有一天他会把你的人生活生生的吃掉。

(未完待续,明天更精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