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东村的那些人那些事 第二十章

一转眼五天过去,地里的大豆相继成熟。这天中午周信柱来到大豆地头上查看情况,他刚停下脚步就听到地里发出“噼啪噼啪”的响声,他心里一惊,心想,坏了,大豆开始炸裂了,如果不及时收割产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必须尽快组织人力过来收割。不能等了,如果再等那地里将会落满大豆,等变天下雨只好过来拔豆芽啦。

第二天一早周信柱就把社员召集起来,然后对他们说:“大豆成熟了,这两天把其他农活全部放下,要集中人力收割大豆了。不等再等了,大豆开始炸裂,一旦变天那就糟透了。”说完便开始分派活路,一部分人去收割,一部分人去装运,另外安排一部分人负责摊晒。

他儿子周晓丹等八个人被安排搞运输。这八个人都是年轻力壮的大劳力,让他们搞装运效率高。

周晓丹几个人领到活以后很快拉起地排车跟着马车来到东坡大豆地。来到地头一看,还真如周信柱所说,地面上布满很多炸裂的豆粒儿。负责收割的人们看到眼前的情况也一个个小心翼翼,尽量轻轻用劲儿割下豆棵避免更多的大豆被碰落。

周晓丹对伙伴们说:“你们看这地上布满了豆粒儿,多可惜,等忙完这块地咱们可以抽空过来捡豆粒儿,我觉得一天准能捡三斤五斤的,比干活都划算。”

号手老杨说:“这豆子割晚了,损失太大,应该早几天趁着还没熟透就把它们割下来,那样损失不大。你们想,三十亩地,掉落的大豆少说也得有二百斤,可惜呀。我要告诉你们几个,一会装车的时候一定要轻手轻脚,不然掉落的豆子会更多,是吧?”

“对,老杨叔说得对。我们装车一定小心,尽量少毁坏豆子。”一个青年人说。

就这样前面劳力负责收割豆棵,后面周晓丹等人跟着装车。此刻所有人都干得十分小心,努力减少大豆崩落,把损失降到最低。就这样用了一上午的时间东坡三十亩大豆才收割完毕,周晓丹几人也紧跟着把豆子全部运进打谷场。

就在周晓丹几人装最后一车大豆的时候,他们突然看到在一铺豆棵下面一下跑出来六七只老鼠,大个的足有半斤重,小点的也有好几两。看样子这是一窝老鼠。

周晓丹用木叉挑起豆棵竟然发现下面有个不小的老鼠洞,那群老鼠就是从这洞里逃出来的。

这时,与周晓丹搭伙的青年人也看到了老鼠洞,他说:“这老鼠洞可不小,洞口能伸进去一个拳头,我断定这洞里肯定藏着很多大豆,估计十斤八斤不止。”

“是嘛?你咋判断出来的?”周晓丹问。

那伙计笑笑说:“经验告诉我的。我以前挖过老鼠窝,并且挖的不止一个,像这样大的洞口,里面就一定藏着很多粮食。我曾经挖过一个大老鼠窝,一下挖出来二十多斤大豆,惊人不?”

“真的吗?”

“这还能说瞎话?”那伙计说,“老鼠是贪得无厌的东西,它吃不了也会不停地偷,不嫌多。这窝老鼠也不例外,不信你可以挖开看看,里面的存粮不会少于十斤,可能还更多。你看这老鼠窝外面的土堆就能明白。”

周晓丹说:“既然这样,咱们收工以后就拿铁锨过来挖开这个老鼠窝,看看到底能挖出多少大豆。”

“行呀,下了趟咱俩就过来,饭也不吃。我来帮你挖,挖多了咱俩每人一半,挖少了全归你,我不要。”

周晓丹说:“不行不行,挖多挖少咱俩都平分,全给我一人我不同意。”

两人一边干活,一边说着闲话,很快最后一车大豆装满,两人用绳索勒紧豆棵后便驾车送进打谷场。

中午收工回到家周晓丹连饭也没顾得上吃便拿起工具和伙伴一起去了东坡豆地。两人走到老鼠窝前二话不说动手就挖,那老鼠窝并不太深,挖了不多一会便把洞口上的土全部清理干净。果不其然,一堆发胀的黄豆很快呈现在眼前,估计数量在十斤以上。

接下来两人扔掉铁锹开始弯下腰来用手清理豆堆周围的碎土,接着一捧一捧地把大豆装进篮子里。经过一番忙活老鼠窝里的大豆全部装紧篮子里。

周晓丹拿起篮子掂了掂重量说:“伙计,这篮子大豆至少也有十五斤。你掂一掂试试。”

伙计拿起篮子掂了掂说:“差不多,真不少。可有一样,这大豆人不能吃,每一粒大豆都经过鼠口,不干净,换油吃还可以。就是换油也要淘干净晒干后再拿到榨油坊。”

“应该不碍事,这是田鼠,它的肉都能吃,不会害人。这大豆不换油换豆腐也没事,能吃,不用担心。”周晓丹说。

“话是这样说,可总觉得腻殃人,还是用来换油吃吧。不过这点豆子也太少,有空咱俩再挖几个老鼠窝,积攒够几十斤再去换油。”

周晓丹听后笑了笑说:“再挖几个?不务正业了,这让人知道后肯定会笑话我们俩。不能再干了,这点豆子也不少。”

“行行,你说不干咱就不干。”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收拾东西,收拾完后很快回到家里。

周晓丹妻子看到丈夫回来了,便问:“挖了多少豆子?连饭都没顾得上吃一口就走了,收获肯定不小。”

周晓丹把篮子一举说:“看,收获真不小,半篮子豆粒,十斤之多,能卖几块钱呢。”

“真不少。”妻子说,“好了,快去吃饭吧,饭都凉了。吃完饭还要抓紧下坡,别耽误了正事。如果让老人知道你去挖老鼠窝耽误干活肯定狠狠训你一顿。”

周晓丹向妻子挤了挤眼,然后拿碗盛饭去了。

妻子李桂花把豆子倒进水盆里开始清洗,等感觉洗干净了便拿来一张席子把豆子摊在上面开始晾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