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对用珠子串手链的热情让我自主学习过程有了思考

最近大女儿对用塑料珠子串手链的热情让我感到吃惊。

先是请求朋友在网上给她订购像小米粒大小的珠子。接下来等待快递到来的两天里,她多次查看订单是否到达,晚上还做了关于去快递点取珠子的梦。当快递到达后,她自己拍下订单号,放学的路上自己取回了珠子。当天晚上,她用小珠子做了最简单款的小戒指。

接下来她把珠子带到学校趁课间请教同学,做出了相对复杂款式的戒指。再接着就是周末,她没有睡懒觉,而是像平时一样起床,在照着网上的视频做青蛙款式的小戒指。她还准备做手链,但这么小的珠子,得花上两天时间才能做成。

我不禁对女儿做手链的热情产生了思考。学做复杂款式的戒指手链是一种学习,而且难度并不算低。大女儿学做手链的整个过程就是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也很好的显示出内驱力。

为什么女儿对用塑料珠子做手链有如此的热情?观察她学习用珠子做作品的过程,我发现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这是她感兴趣的事情。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女儿之前买过大一点的珠子串手链,她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珠子搭配出了不同款式的手链,她就会很开心。

经过跟同学交流,她了解到用小米粒大小的珠子做出的款式很有创意。于是,她请求我给她买小珠子。

这让我想起之前见过的一位音乐人。他会演奏乐器、会唱歌、会吹笛子。看着他沉浸在音乐里,作为旁观者也深受感染。这就是兴趣强大的驱动力。

想想我自己当时学习烘焙和摄影时的状态也是这样,主动牺牲睡眠时间,有空闲就查阅相关术语,像钻进苹果里的小虫子一样,一点点啃咬,不知疲倦。最终了解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点。

现在我对心理学知识也是很痴迷。虽然还没开始啃大部头的经典著作,但通过看书和视频,已经大概掌握了心理学领域的基础知识点。

这样的学习体验完全不同于上学时学的课本知识。上学时的学习是不情愿的学习,而毕业后的学习是自主的,充满了热情。上学时学习并不清楚学习的目的,而现在的学习则是根据需求和兴趣来进行的。

其次,做出的手工作品是及时反馈,女儿获得了成就感。

做复杂款式的手链作品是有难度的,是需要学习的。女儿需要向有经验的同学请教,她需要自己在网上找相关的教学视频学习。当她一点点地克服困难,做出一个又一个难度增大的作品时,她内心是很有成就感的。这种成就感鼓励她挑战难度更大的手链作品。

有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就感,这就形成了自主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不再需要外力推动,而是来自学习者的自驱力。

再次,她用珠子作品可以和同学分享,在交流中获得了快乐。

女儿做珠子作品,给自己做了几款喜欢的款式后,她还主动给妹妹做了一款带有爱心造型的戒指,妹妹自然是欢喜的不得了,不同地感谢好姐姐。姐姐从妹妹的感谢中获得了快乐。

女儿还将作品跟同学分享。她甚至说要做两个一模一样的戒指给最好的朋友。和朋友间的互动和来自朋友的感谢,让女儿开心快乐。

用珠子做手工作品,女儿完全是沉浸其中,达到了现在流行的术语“心流状态”,而据研究,人从心流状态中获得的幸福感是超强的。

用珠子做手工作品虽然不同于学习课本知识,可是也是一种形式的学习。这种学习的能力是会迁移到其他形式的学习的。她在自主探索中的状态也会迁移到其他形式的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