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中医分型:
寒热虚实
实证就是体内有多出来的东西阻滞了,不通则痛,治法上要以通为主。
虚症是体内少了气血,不荣则痛,治法上要以补为主。
常见的痛经类型有:
1.肝郁气滞型
2.气滞血淤型
3.寒凝胞宫型
4.湿热痹阻型
5.气血两虚型
6.肝肾亏虚型
肝郁气滞型调理方法:
逍遥散加减。陈皮,金橘,佛手,玫瑰花,香菇等。
气滞血淤型调理方法:
逍遥散+桃红四物汤。食物以三七活血化瘀,理气用上方食物。
寒凝胞宫型
少腹逐瘀汤(小茴香5,干姜10,元胡15,没药15,当归25g,川芎10,桂皮10,赤芍15g,蒲黄15,五灵脂10g)。 艾灸关元,神阙等穴位。食疗方(小茴香3g,肉桂3g),坚持艾叶煮水泡脚。
4.湿热痹阻型
方剂:桃红四物汤和三妙散加牡丹皮、龙胆草、香附、王不留行、红藤、败酱草、土茯苓。(桃仁9,红花5,当归15,熟地15,川芎9,白芍15,牡丹皮9,龙胆草9,香附6,王不留行15,红藤15,败酱草9,土茯苓15.)
食疗:溪黄草泡水喝。 少熬夜,少辛辣刺激性食物。
5.气血两虚型
黄芪建中汤:桂枝9g,甘草9g,大枣4枚,芍药18g,生姜9g,饴糖30g,黄芪5g。
八珍益母汤:益母草10g,人参10g,炒白术10g,白茯苓10g,炙甘草6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熟地10g。
6. 肝肾亏虚引起的痛经
调肝汤(山药20、阿胶20、当归15、白芍15、山茱萸15、巴戟天15、炙甘草10)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