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这些现象,会议已经开始,仍陆陆续续有人进来;人数较少的会议上,有时会听到说:“不好意思迟到了,路上塞车”。能主动说这句话道歉的人,说明这个人的修养还不错。一般,全场的目光很多都会聚集到这里,而迟到的人则会红着脸,赶紧找位置坐下。诸如此类的事每天在不同的地方上演,说好9点开始的活动,过了半小时还没到,约好6点的饭局,超了1小时还不见人影……似乎我们都习以为常了。
如果只是偶尔一次迟到,似乎情有可原,但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守时的人就会经常不守时。那么爱迟到的人,他的职业生涯是怎样的呢?想必大家都猜得到。
为什么会迟到呢?原因有三:一是确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耽误了。二是已经养成了迟到的习惯,迟到几分钟不要紧,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正又不受处罚。三是视情况而定,如果会议非常重要,或有重要的人物到场,那一定不能迟到。
国内,迟到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在日本,准时到就会被视为迟到。前段时间,听《静说日本》,了解到日本人有15分钟的习惯。大致意思是说,日本人约会、饭局、拜访客户等等,一般都要提前15分钟到。如果实在有要事迟到,必须提前30分钟告知,并且说明大概几点会到。而临时改期或取消的事在日本几乎是没有的。守时,早已是是日本社会一种默认的社会风气。他们上班很少迟到, 因为上班时间是公司的,迟到被认为是占用了公司的时间。无论电车地铁还是公交车,都有“时刻表”,注明每天几点几分会有车经过,而且非常准点。有时仅仅提早或晚了几十秒,列车公司就会不断地向社会道歉。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不同。但在高度自律的日本,守时早已成为一种习惯。守时,就是守信用,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日本社会守时到了极致,以致整个社会的效率非常高。
为了不让大家不迟到,组织者或管理者纷纷出点子。如组织活动聚会前,预收现金XX,不迟到早退的可以如数退回;有的,迟到者主动交纳罚金,做为集体活动费用……总之,为了杜绝或减少迟到,可谓为绞尽脑汁。
记得一次3天的培训课堂上,主讲老师讲了一个“be late”的故事。希望大家能给予迟到者一个欢迎的眼神和动作,“虽然你迟到了,但是你还是来了,我们欢迎你。”老师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对学生提出了新的期待,而这种期待会对迟到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结果,接下来的2天,迟到者几乎没有。可见,效果还是明显的。
相信大部分人都是非常守时的。无论在单位、还是在社交圈,都给人留下了一个好印象。希望你我的守时,赢得更多人的尊重,从而促进组织更高效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