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网上热点“烧”干思考“活水”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两句最出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清新隽永,意蕴悠长,数百年来,勉励代代青年人求新知,求智慧。

  活水汩汩,渠因而清;正如读书不绝、新知不断,人的思想跟着澄澈,生命也因此丰厚。读书时,每每有所收获和体会,都会感慨“源头活水”这比喻的妙趣。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年轻人“源头活水”的感觉少了。

  几个朋友聊天,说起彼此工作后的生活习惯,有人总结:小屏一方,小床一张,追着热点,刷上一天,如此这般,赛过神仙。大家捧腹,但笑过之后,却又怅然若失,的确,生活好像一直在被网络“热点”带着跑。

  热剧、“网红”、热搜、“神曲”……手机从早上拿起到夜里放下,微信朋友圈、微博、短视频、购物网站……挨个划过去,手机里的“高温”内容惹人挪不开眼。地铁上看,走路时刷,吃饭时也停不下来,躺在床上虽然头晕眼涩,可想想自己跟上了热度,没被时代抛弃,这一天也觉得值了。睡醒一觉再回首,除了昨天花钱买的“好物”显示已发货,其他的,什么也记不清。昨天看到的网络景观才刚降点温,拿起手机,新一天的热点已经迫不及待地冲到面前。

  闲暇里,青年人最有机会去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考,才最有可能像朱熹那样“观书有感”,从而得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可当这有限的时间被网络热点塞满的时候,“源头活水”哪还有空间?

  前不久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移动互联网给人们主动获取资讯提供便利。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少互联网内容打扮成新知的模样,看上去有用、有料、有趣,涌现到人们的面前,期待着收获你的注意,收割你的时间,但热度过去,回头一想,或是空洞无物,或是千篇一律,或是无病呻吟,为的不过是利用你的好奇和情绪,完成传播轨迹,获取商业利益。而这一过程当中,作为用户的我们,有时看似是自己选择了创造和跟随热点,殊不知一直都是沿着互联网资本设计的方向走,为其添柴的同时,也在“烧”掉自己的时间,“烧”干学习思考的“活水”。

  当然,有些热点之下,也有“冰山”存在。今年亚运会,中国男篮落后16分实现大逆转,最终夺冠,一时霸屏,在男篮的小伙子们身上,人们看到了球员们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国争光的气势,看到了篮球界大胆尝试、锐意改革的成果。这样的热点,值得学习值得感悟,虽然它的热度也会过去,但我们可以相信,多年之后,仍然会有人说起这段故事。

  移动互联网的世界里,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被大大拓宽了,但信息不代表知识,热度更不代表智慧,热点面前,一颗求真之心会给自己带来一份冷思考,“我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内容?”“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警惕之中带些自省,只有如此,方能让自己的思维和智慧能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不管热与不热,网络生活还是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永葆一颗思考之心,不被热度带着跑。毕竟,是生活中有了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上有生活,而那些经过思考留下的智慧结晶,则会更好地滋润我们的生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天进步一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从开始只能写几句话、模仿别人的观点,到现...
    一个帅气的名字呀阅读 18,456评论 4 31
  • 在网上一搜菊花茶的作用,大致分为这几类。 1.疏风散热 菊花味辛疏散,体清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有疏散肺经风热...
    流颏阅读 2,325评论 0 0
  •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克服自己的浮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社会问题,也是人心治理的关键。 对于年...
    A木子李木子阅读 4,183评论 0 0
  • 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 递进的情绪请省略 你又不是个演员 别设计那些情节 这首来自薛之谦的〈演员〉...
    流年逝水不在阅读 1,37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