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的分类及特奌浅探

        中国诗歌的分类及特奌浅探

            文/诗远

(作者原创,侵权必究)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北宋豪放派诗人)

      “自有诗心如火烈,献身不惜作尘泥“。…杨朔(当代散文作家)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张舜民(北宋文学家、画家)

   “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迪斯雷利(英国政治家、小说家)

    一一一古今中外,言于诗论于词,妙语连珠。

    泱泱华夏,浩浩神州,是诗的国度,是诗意氤氲的热土。

    一一一自古至今,诗词歌赋浩如烟海,琳琅满目;诗人词家各领风骚,群星璀璨。

  笔者自少时便钟情于诗词,习读诸如唐代诗圣李白,诗史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宋代豪放派北宋苏东坡、南宋辛弃疾、陆游,婉约派柳永、晏殊、秦观等的唐宋诗词,诸如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贺敬之、艾青、郭小川、舒婷、海子、汪国真等的新诗,且读且赏且学且创。暇而静研,对诗词分类及特点作一浅探,既是笔者所悟,又冀对他人吟写诗词有启迪。一家之言,贻笑大方。


其一,从体裁上分。

诗词分两类,包括:①古诗(古代诗歌)②新诗

(一)古诗又称古代诗歌。

包括2类:①古体诗②近体诗。

〈一〉古体诗又称古风。

从字数上分,包括3类。

①七言古风,即七古。杂言古风,诗句长短不齐,一般一三五七相杂,习惯上归入七古。如,李白巜蜀道难》。

②五言古风,即五古。如巜孔雀东南飞》。巜木兰辞》。陶渊明《归园田居》。

  

③四言古风,即四古。如,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巜诗经》,风雅颂三部分,以四言为主。

  当代古风诗人,一般写五古、七古。四古已基本退出。

古风较格律诗写作自由,不严格,又称“古诗中的自由诗。”

除押韵是必需,其它可言“四不“:①不受新旧韵书限制,用韵宽泛随意。②不受平仄限制。③不拘于对仗。④不拘于字数行数。

〈二〉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近体诗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用韵上有新韵、旧韵。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

包括3类:

①律诗:从字数句数上分,包括五律、七律、排律。五言律诗,共8句,每句5字,即五律;七言律诗,共8句,每句7字,即七律;排律,指长篇的律诗,是按照一般律诗的格式加以铺排延长而成,故称排律,又叫长律。每首至少10句,多则有至百韵者。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须对仗。亦可隔句相对,称为扇对。

如,杜甫《七律/登高》(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商隐《七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②绝句:从字数句数上分,包括五绝、七绝。五言绝句,共4句,每句5字,即五绝;七言绝句,共4句,每句7字,即七绝。

如。李商隐巜五绝/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③词:词,因与诗相近,且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诗余,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琴趣等。

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是与唐诗并列的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常言“唐诗宋词”。

从体裁分类。从长短规模上,可分:1-小令(58字以内)、2-中调(59一90字以内)3-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从创作风格分类。可分婉约派和豪放派。

1、婉约派。其特点,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花间派自成一派,但从广义上,花间派也归入婉约派。

代表人物有柳永、晏殊、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时期的温庭筠和李煜。

2、豪放派。其特点,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

代表人物有,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二)新诗又称现代诗。

包括3类:

①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

自由诗是没有规则的音节、韵律及其他正规设计的诗。

五四运动后,自由诗开始在我国流行。它是白话文学领域中的先行者,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革命开端的标志

其代表人物。郭沫若,胡适,徐志摩等

其主要特点。自由诗是从中国几千年诗词格律的束缚中摆脱而出,在体式、音节、语言方面力求解放,显示出新的特色:

首先,是破除僵化陈腐文言,以白话加入诗行。故又称“白话诗”

其次,在音节韵律上破除旧体诗词的声韵、格律平仄,废除骈偶典故等僵化的束缚,讲究切合自然音乐而不必拘于音韵,诗歌的声气音节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只求合乎诗人自身情绪感兴的自然消涨和语气的自然。

自由诗也存在不足。一,语言和形式,过于自由开放,缺乏应有的约束,自由成章,语风散漫,总显得平铺直叙,缺乏含蓄之美。二,缺乏古典诗词精致的格律美音韵美意境美,没有了古词那种蒙童时代熟记朗读、随时引用,出口成章的美感。三,以太多的说理入诗,使理念多于情感。

如,郭沫若巜凤凰涅槃》、《天狗》,徐志摩巜再别康桥》、戴望舒《雨巷》,闻一多《红烛》,海子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舒婷巜致橡树》。

②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既是诗,也属于散文。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句式较短,不乏内在的音韵美、语言美和结构美。如,朱自清巜春》、巜荷塘月色》。

③民歌。民歌是指各民族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带有自己民族风格特色的歌曲,是民间流传的劳动人民的传统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清楚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代代传下。民歌按体裁可以分为号子(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小曲)。

如,古代民歌。巜诗经》与《楚辞》,就收录了大量古代民歌。

诗经和楚辞并称是"风骚"。因为“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它们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代表,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起源。《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国风”,是十五国风,便是十五国的民歌。巜楚辞》包括两部分,一是诗人屈原,及其他楚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二便是楚国民歌歌词。

如,现代民歌。十大经典民歌巜东方红》、《浏阳河》、《南泥湾》《茉莉花》、《康定情歌》巜沂蒙山小调》等。

其二,从表达方式上分

无论古诗,还是新诗,都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3类

①,叙事诗。是指那些具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主要通过具体的生活画面的描绘,来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诗歌。包括史诗、英雄颂歌、故事诗和诗剧等等。它的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并在叙述故事、刻画人物、交代背景中,都无不渗透着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浓郁的抒情气息,以叙事为主,兼有描写、议论和抒情。

如,古代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①抒情诗。这种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以诗中的观念、情怀和意向来反映生活,而不是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也不会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场景。抒情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直抒胸臆,或借人、借事,或借情、借景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抒怀咏志。抒情诗在古典诗词或所有诗歌中占有多半,叙事诗和哲理之和,也远不及抒情诗。抒情诗中“以景载情”、"融景生情"、“以景蕴情”又为多。

如,现代抒情诗,刘半农《情歌》(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③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将抽象的哲理蕴含其中。他以哲理的火花,机敏的思维,精警的语言启迪读者联想、思索,让人从中领悟教益和激起共鸣。如,古代哲理诗,南宋  朱熹巜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现代哲理诗,汪国真《热爱⽣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便只顾风⾬兼程)

  其三,从题材内容分

新诗分类,林林总总,不再细言,仅析古诗分类。

古诗一般包括6类。

有山水田园诗、咏物诗、送别诗、行旅(闺怨)诗、边塞(战争)诗、怀古(咏史诗)

①山水田园诗。

南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两人合称“谢陶”。发展到唐代,形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如,东晋  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②咏物诗。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如,唐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③送别诗。

因古代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故离情别绪成为重要题材。

如,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④行旅(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思乡怀人之情,故形成这类诗文。故羁旅之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孤怨,成为重要题材。

闺怨诗如,宋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⑤边塞(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至唐代,由于战火连绵,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建功边塞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积极求上、昂扬奋进的时代风尚,故边塞诗,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如,唐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⑥怀古(咏史)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

如,唐杜牧巜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作者小名片

  诗远,山东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辞赋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在线诗远文学社社长,《华夏诗文》杂志社长,山东某市诗词联赋家协会原主席,山东某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齐鲁晚报》官方APP巜华夏诗词》主编。

  本人被〈中国文学》杂志评为“全国十大诗人”。被“中国当代诗人佳作选”编委会评为“中国新诗百年百佳诗人”。出版个人诗文集<忽如一夜春风来>。

有诗词作品收入全国性诗集<十诗人诗选>,<世纪诗典>,<新诗百年〉,“中国作家(诗人)眼中的旅游名胜景点”作品集<龙腾竹泉>,河南省伊川纪念二程诗文专集<道兴兴道>。有诗词作品获首届“孔子文学奖”,首届“东岳文学奖”,“中华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二等奖号/1526414880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284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115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614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671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99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62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09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23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68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59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8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05评论 5 34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10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04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23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46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33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