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了,爸爸每次回来都会给她带一大堆香蕉,是她喜欢的食物,有次从成都回来,父亲买了两箱绿色的香蕉,是没有完全成熟的,他想着在家可以慢慢变熟吃得更久。女儿喜欢吃方便面就宠溺的整箱买,新年永远都是两身衣服,父亲陪着去买的。开学第一天他会来学校找女儿,他偶而回家会在校门口等女儿,接上她去市场买菜,回家做饭给女儿吃。女儿因为对父亲不满意,给父亲悄悄写过信,这样的日子女儿是记忆犹新的因为半年就见那么数的清几次。父亲永远都是赚钱养家的职责,遇到些许困难,他和女孩的母亲常常争吵甚至动手,女孩声嘶力竭歇斯底里,在学校也偷哭。所有人都说他不好,尤其是女孩母亲的娘家人,喋喋不休的在小孩面前吐槽,女孩从来都是维护父亲的。争吵太多,女孩母亲暂时离家,只剩女孩父亲,父亲有点厨师的功底,吃饭问题都能解决,但是在外就餐吃泡面的日子也很多。父亲也常常在家组局打麻将,女孩觉得这样没约束的日子也不是不好,她吃泡面买碟片看剧去姐姐家蹭饭......几个月之后父亲去接了母亲回来,那天的爸妈格外和谐,母亲变白却也瘦了,给女孩带回来零食新衣服,抱了一下她。
没等到女孩中考,父亲就踏上了去省城的路。初三的她学习成绩尚且好,那年中考,她考了全县108名,和她一同的堂妹是全县第二名。她们姐妹两开始萌生了去市里头读高中的想法,好几个好的学校,招生来村子里头,是为她的堂妹而来,堂妹说:跟姐姐一块,学校也开出了诱人的条件,姐姐三年学费全免,妹妹不仅免费还给奖励。姐妹两心动不已,招生的人在家里坐着闲谝。这时父亲打电话说,别去了,就在县城读,方便,父亲开始开出诱人的条件说服阻挠了女孩。
高中的女孩与父亲见得太少,报名那天也不需要费用,父亲给女孩办了人生第一张银行卡,买了一部手机,所有的都是最新的。他们之后的对话就是:最近忙吗,考的怎么样,有钱花吗?父亲一学期回来一次,请她吃顿饭买点零食就走了,她仍旧拉着父亲的衣角,跟在他后面。时间太快,高考时父亲肯定也到场,她那时幼稚,考试完父亲做好饭菜等她回来,她却一口没吃,甩脸子给父亲。
大学了,除了那张银行卡跟父亲交流最多,也没其他了。毕业后,父亲给那张卡上打了半年的房租,也没有太多言语了。偶尔跟父亲逛街,父亲会像小孩一样,要买好多牛肉给他自己,女孩当然不会吝啬。
“给你介绍了对象,是我同学的孩子,你加下微信,你这事把我愁的血压高......他对女儿带点情绪又很严肃的说道,2分钟的语音通话,父亲在那头,可能是无奈可能是气愤也可能是期望。女儿挂掉电话,泪如泉涌,不知道是失望还是害怕可能也是不知所措。她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语。
这个女孩自此周末恐惧回家,不想回家害怕和父亲沟通,变得有点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