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罗坊
毛泽东著名的《兴国调查》便诞生于此。没有参观罗坊纪念馆的人算不上了解党史,应该补上这一课。
“兴国调查”的发源地《罗坊会议纪馆》,其中92岁的老爸是纪念馆筹建时的工作人员之一,1973年,为了搜寻罗坊会议的历史文物,老爸他们方园几十里一家一家地访问,然后买下来。当时文物都是非常陈旧,古色古香,现在经过反复修善已是焕然一新。我们年年参观,年年耳目一新。
1930年10月25日至30日,为了决定红军的行动方向,粉碎敌人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毛泽东同志在新喻县罗坊陈家闹主持召开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行委的联席会议,史称“罗坊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总司令朱德、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江西行委书记李文林、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江西省行委宣传部长陈正人、中共中央长江局代表周以栗、红三军团政委滕代远、红一方面军总参谋长朱云卿、总政治部主任杨岳彬、总前委秘书长古柏、红三军军长黄公略、政委蔡会文、红四军军长林彪、政委罗荣桓、红八军军长何长工、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等十余人。
会议的前一段集中讨论了红军的行动方向,和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问题,于26日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与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 》的决议,后一阶段集中讨论了如何粉碎敌人进攻的战略方针问题,于30日确定了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
毛泽东从红军队伍中请来了8个农民作了著名的《兴国调查》,获得了大量的土地革命时期农民生产生活和土地斗争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了8个农民的家庭,摸底了各阶级在土地斗争中的情况,为红军诱敌深入,反“围剿”作了充分的准备。这是一次中国革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会议,
史称“罗坊会议”。会议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与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决议案,抵制了“左”倾冒险错误,统一了红一方面军和江西党的思想,确定了红军的战略重点和党的中心任务,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从此,红军开始由游击队向运动战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罗坊会议对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红军战略战术原则的形成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如果可以,如果你想,请到江西新余来,参加《罗坊会议纪念馆》定会让您不虚此行!
发布于 1 年前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赞同 0
喜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