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父母走丝路:不孝子的孝行

       论语有言:父母在,不远游。这是老祖宗的教诲,但厚重的汉文化传统从来都是适应着时代变迁进而世俗化出新意。当下,能够离开父母远游他乡并创造新生活,成为能力的象征,父母虽然情感牵挂,但心里却是欣悦喜慰的。

  我读大学离开父母后,距离故乡越走越远,后来一直走到了文化饮食习惯迥然的南海边。年少不识孤愁滋味,甚至远离故乡曾带给我兴奋和荣耀。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家里考取一名大学生,父母祖亲直至整个家族都面含容光,离家求学被称誉羡慕为有本事能成大才,走得越远越有出息。我至今记得一位大学教授鼓励我做学问时的告诫:走出家乡比在家乡出息,走出安徽比在安徽出息,走出中国比在中国出息。

  当然,我没能遵从导师的告诫做学问,而是走上了那个年月被俗尚看好的仕途,尽管我骨子里始终不喜欢。学问没做成,离家的路却顺应了导师的指点。毕业伊始,在合肥工作十年,不仅没走出安徽,恰恰定格安徽中央,困兽般渴望突围,终于,抓住了细线般的一次机会,怡然徙居南国。

  年少时的远走夸张着得意,尽管我初入大学的第一学期煎熬着思乡情,那是初离父母的断乳不适,是依赖不再的短暂慌遽,一旦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畅心畅意的自由,仿佛人性解脱了羁绊,前方海阔天空。然而,随着年轮的增长,祖先遗传的思乡念亲的情愫一天天布满心绪,时空距离间隔的省亲不易,常常化作逃离养亲的自责。

  我时常想,假如当年未能高考突围外出求学,等同于不争气没出息,每天惟见父母现愁容。子女远走高飞,谁人父母不渴望?父母的骄傲自豪,是子女长硬了翅膀飞上了高枝奔上了好前程,距离和思念,是命运颁发给成功者的奖牌,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得到的。

  当然,那时的父母正当年,他们用勤劳和辛苦养育子女,子女的成功平安幸福是最好的回馈和报答。后来再后来,父母最幸福的时刻是子女越来越少而难得的回乡省亲。父母渐渐老了,动作慢慢迟缓了,身边需要有人了,子女却因固定的工作固定的生活固定了与父母的距离。

  只是,那个距离不再让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回头想,自从离开家后,我实在记不得回过故乡几次,更记不得哪几个春节与父母一起度过,可能屈指可数。在安徽时,离家尚算较近,自从远居广东,路途确实拉长了回家的日子。直到有一年,父亲在电话里要求几个子女轮流回家过年,我猛然意识到佳节里的父母需要子孙绕膝的欢乐温馨。父母幸福地把一个个子女送出故乡送上幸福,为子女的出息满足高兴了几十年,退休年老后的孤独开始召唤游子应尽的亲情。

  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回故乡,多呆上几日,多陪陪父母,多听听父母琐碎重复的家长里短。返家后的每一次离开,留给父母的又是更长的孤寂和挂念,积聚更多的想对子女诉说的家长里短。我有时想,假如长期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未免会产生些小摩擦小纠纷,招引父母生气,反而不如挂念和盼归的情感更亲睦。其实,年老后的父母渴望有子女在身边时,偶尔的摩擦生气却是生活必须的调味,他们的心是安稳的,精神是有了依靠的。

  有些情感,只有随年龄的增长才懂得才理解,也才有了歉意甚至后悔。早在工作之初,我回家乡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奶奶高兴孙子有出息,又叹息离家太遥远,一年半载都见不上个面。后来,爷爷奶奶的孙辈们一个个出息地离开了祖屋,一个比一个走得远。几乎每一次回去看望爷爷奶奶,奶奶都是一边高兴一边感叹。奶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你们都有出息了好是好,就是觉得日子越过身边越没个人,想喝口水都没人给倒。直到有一次,我听罢眼里蓄满泪水。我突然感到,每次给爷爷奶奶买再多的礼物,说再多思念的话,可爷爷奶奶平日最需要的是小小的一杯水,可是我没能给他们倒。

  迁居广东的那年,已经年老的岳母有点不舍,后来我才知道嫌我们离家又远了,回去一趟太不容易。回,一年有一次已算奢侈,何况每一次都来去匆匆,老人的话还没说完,关爱的心还没温热,老花的目光里又是我们要离去的背影。

  曾视为有出息的远走高飞,一天天被时光沉淀成逃离养亲的责任亏欠,岁月的无情,甚至不给机会弥补,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哪一刻不在上演?

  生活和亲情教会我深思:离故乡愈走愈远的我,的确是一个不孝子。

  因为在我看来:孝,不仅仅要敬重与恭顺,更多的需要照顾和赡养。

  每一次的省亲都是弥补,每一刻的相处都是养顾,每一次的倾听都是恭敬。其实父母需要的并不多,父母的心愿很容易满足,一个电话几句问候都能让父母高兴。相对于物质需求,年老的人更渴求精神的慰藉,恰恰子女们在这一点上忽略得最多。实际上,简单而刻意的情感付出,能让年老的父母倍感幸福地念叨很久很久。

  常年不在父母身边生活,若尽人子之孝,除了归乡省亲,我觉得还应该为父母做些高兴的事,于是我选择了带着父母去旅行。

  一生从事教育的父母去过不少地方,退休后也曾跟随旅行团去过境外,但年龄不饶人,跟团旅游的紧张和走马观花,年迈的父母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母亲不再愿意跟团外出。然而我知道,他们还是想能够出去走走,看看别处的风景和人文,而我又是个喜欢旅行的人,几乎每年都要跑出去游逛数十天,数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旅行知识和经验,我自己早已不再跟团出行,我要带着父母自由自在宽心宽意地行走,让年迈的父母也享受一下自主旅行的舒畅快乐。

  不跟团,也不当背包客。背包客自由但相对辛苦,七十多岁的父母,首先要排除不能让他们太辛苦。于是我选择了自驾游。自驾游自主、轻松、方便,更重要的是家人一起出游,一路风景一路亲情一路孝行。

  父母都很高兴。第一次跟子女长时间地长途旅行,不曾有过的尝试一定新鲜了心情。我并非揣测,我从父母欣慰的笑容里体会到了他们的幸福。

  热情的七月,我和小妹两家人,两辆车,载着父母,从合肥向西,去看少林寺,去看兵马俑,最远去看青海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丈夫志四海,轻不诉离殇。 英雄扣长枪,铁甲寂寞伤。
    彦碧空阅读 694评论 0 1
  • 能够进入真自由训练营,实属不易。 原本以为就只有自己在职场中有多么的忙,但是看到好多伙伴其实不比我空闲多少,就不说...
    流年shmily阅读 2,338评论 1 1
  • 1 晚上下班刚进小区,就收到了她的微信。 我至今也不知道她的中文名字,只知道她叫Senvenna。姑且叫她大S吧。...
    姑苏公子阅读 4,075评论 0 2
  • 独上西楼 文/风轻云淡 庭院深深 一缕思念随落花飘飞 看满园柳绿花红 撕扯心底那抹痛 曾小径相依诉衷情 挥笔赋诗笑...
    谭二阅读 3,226评论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