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4月5号开始有做公众号的念头的,经过半个月的摸索之后才开始和朋友一起着手做。
在前几天也开始加了不少互粉群,陆陆续续互粉了百来人,其中很多都是和我一样刚做的公众号。而且观察了这么多个新的号,我发现绝大多数朋友是一拍脑门就做了公众号,所以很多都犯了一些基础性的错误。
所以我这次主要是分享我近期观察到的新账号容易踩的雷区,希望可以帮助到一些和我一样的新人。
一、定位模糊
公众号的一句话介绍里,通常不是放Slogan就是放公众号的定位。比如说精准解说娱乐圈热点、矮个子女生搭配指南、摄影技术分析等等。
但是很多朋友,放了超~~级多东西,简称要素过多。我知道有些朋友想法很多,什么都想做,但是我个人觉得,一开始只需要确定一个关键定位就行了。
确定一个定位,更有方便你的受众发现你。一个什么都做的新号,不仅显得杂乱无章,还会显得不专业。
试想一下,你想看八卦,有一个账号讲八卦特别好,但是同时它也分享美妆、穿搭甚至分享小日常。这个账号一周更新两次,这个频率你要等多久才能看到一篇八卦啊?
所以,朋友们,先找准一个点狠狠打下去,才容易杀出血路。
二、排版不美观
简书上的排版,基础数据都是固定的,连字体大小可以选择的范围都很小,所以排版的发挥空间不大。
但是公众号不一样!千万不要在后台复制粘贴了文本就直接发送!
推文编辑,我用过秀米、壹伴、新媒体管家。因为秀米是在其他平台做好了同步到公众号后台的,所以有时数据可能会乱掉,比方说图片没有放在想要的位置之类的。
所以后来我尝试了壹伴和新媒体管家,大家可以自己下载试试,再决定。这两个软件都是浏览器插件,可以直接在公众号后台对文章进行编辑,但是各种“特效”肯定是没有秀米多。
讲到“特效”,我就想说有的朋友很喜欢用秀米,花里胡哨的什么模板都往上套,这对于读者来说真的很不友好。我承认一眼看过去,有的是很漂亮的,但是推文不是手账!
推文的主体应该是字、是内容,在一片花花绿绿里面找字来看,真的很考验读者的耐心。(如果你是手账分享,当我没说)
说完了过度粗糙和过度精致,再聊聊一些细节。
直接甩我用的数据,行间距1.5、字间距1.75、两段缩进16,给大家做参考,大家可以试着调到自己喜欢的样子。只是想说明,这些一定要调!
还有就是颜色,我个人觉得最理想的状态是一篇文章不超过两个颜色。颜色不仅指字体颜色,还包括排版的主题色。其他点缀的小色块不算的话,一般大面积的主题色只有一个,这种时候,字体颜色就要慎重选择了。
我习惯于将需要强调的部分直接加粗字体,或者使用和主题色统一或相近的字体颜色。这可以大大避免我上面提到的“花花绿绿”。当然了,如果你对色彩很有研究,可以搭配得当,那可以尝试其他方法。
最后就是推文不是写作文,需要段落分明。推文可以多分段,每一段在手机屏幕上看最好不超过五行。段落之间也要多用空行,让视觉上看起来更简洁一点,而不是一坨字堆在一起。
三、图片设置
推文的图片大小是可以调的,要注意的是,一篇推文里的图片最好统一大小,但是表情包要适当缩小。
大部分公众号都是以文章为主的,那图片则是点缀作用。作为点缀,图片应该是和文章内容相符的,最起码也要做到意境是相符的。
我见过一篇心灵鸡汤,里面的配图有花草、有小朋友甚至还有科技感很强的建筑。这里除了点缀文章,也引申出来另一个重点——图片风格一致。
因为和文章内容相符的图片,也是可以有很多种风格的。只选一种风格,记住,一种!
推文里可以插入图片和分割线这种设置,就给逻辑连贯性一般的朋友很大的便利了。当一篇文章的上下两段你没办法用好句子或者好词去连接的时候,就可以插入一张点缀的图片用来分隔。
这同时也说明了——不要插入太多的图片。每一张图片都带有分隔的作用,那隔一两段就来一张照片,就容易让你的文章看起来支离破碎,显得非常没有逻辑和整体性。
四、文章内容
文章内容其实主要和你的文笔挂钩,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有很多朋友文笔可能并不差,但是写的推文却很一般。
我看过好多个个人公众号,就是以分享个人生活为主的公众号,普遍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流水账。
这和我很像,我写东西也很容易写成流水账。特别是我现在做的公众号是分享故事的,就特别容易写成流水账。但是后来我有一步步改变自己写作的方式,努力想要摆脱这种“流水账感”。
我发现“流水账感”主要来自于没有重点。就像小学生写作文,可以从起床写到睡觉。
所以第一步,在写之前就要知道,自己想说的重点是什么。在写的过程中突出重点,弱化甚至抛弃对重点剧情没有推动作用的事件。
“流水账感”的另一个来源是,文章没有结构。我这里想说的结构并不是指总分总那种,而是更偏向于倒叙、插叙之类的写作手法。
我自己也一度觉得很难,但是后来我发现其实很容易做到“让文章结构清晰”这件事。
最简单的,分时间段写重点情节。就有点像写简历,把想展示出来的重点用时间线串连在一起,然后按顺序摆放好给读者看。这样读者也更容易跟着时间线去代入、去思考。
在熟练这种方式后,保不准你下次写的时候就会有新的灵感了呢。可能你会突然觉得,这件事我先写结果,再引出来起因和经过,好像更能吸引人。那倒叙不就出来了。
总之就是,确保自己脑子里的逻辑是通的,然后写得多了就熟能生巧了。其实很多点,我自己还不能完全做到,分享一个我的方法。我会把关于这件事所有想写的东西都写出来,再去提炼要点,最后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摆放好内容。
再提一些小细节。如果文笔没有特别好,写的内容也不是很深刻,就尽量把文章字数控制在2000以下(打脸),确保读者5分钟内可以看完。
很多个人号在分享时,偏重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这样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我认为比较好的办法是,尽可能地把事件表述清楚,再尽可能地去给这个事件进行渲染,让大家看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你的情绪,而不是直接把它大声喊出来。
就像是拍照的时候肯定是摆个可爱的姿势,再后期用可爱的贴纸,最后呈现出可爱的照片,而不是把“我今天好可爱!”打在公屏上(不是)。
打个比方,一句歌词“从此以后我都不敢抬头看,仿佛我的天空失去了颜色”,而不是“我好难过,我连看天空的心情都没有了”。
我写太多了,可是我还有几句话要说。
以上都是我这段时间来小小的总结,内容很基础,但是确实看到很多新的公众号没有做到。大家现在似乎都在一味地追求互粉,互了好几个群互来了500粉,开通了流量主却没有人阅读量。于是又开始互阅互点广告。
这种形式其实有点魔幻,赚钱不多,粉丝也是虚的。那辛辛苦苦写这么多东西究竟是为什么?
我不排斥互粉,但是我觉得提升自己公众号的质量,才是持续吸粉和维持粉丝最好的办法。这条路拼到最后都是在拼内容,没有人可以走捷径。但是似乎大家都想走捷径。
其实我开了一个群,用来让群友们分享文章,互相点评和提建议。因为我能收到的读者反馈很少,我确实在进步,但是进步很少,所以我想听到更多声音,吸收更多经验。
当我建立这个群之后,我特别有信心能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结果就是,简书捞进一个,互粉群捞进三个,微博捞进五个,没了。
那,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想进的话可以关注公众号:探出猫头,点击菜单栏“找我”,添加我微信备注进群。
下次我想把自己关于新媒体运营这一块的笔记分享一下,都是参加课程、和各个地方搜刮来的干货。包括但不仅限于起标题、写作、打造人设、选题等。有兴趣的话,点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