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讲到张仪参加昭阳举行的宴会,席间昭阳拿出“和氏璧”,大伙传看,一会“和氏璧”却不见了,今天我们往下讲。
昭阳回府后,叫人挨个搜查盘问门客,还是找不到“和氏璧”。
这时候,下人说:“张仪很贫穷,平时名声也不好,我看一定是他偷的。“
昭阳心中也怀疑,让把张仪叫来盘问,要他招供,张仪确实每月偷,怎么肯屈服,被打到遍体鳞伤,奄奄一息,还是不肯招认。
昭阳发现快把张仪打死了,也没招供,只好先放了他,有可怜张仪的人,把他扶回了家中。
张仪的妻子看到他被打成这个模样,哭着说:“你今天遭这个罪,都是因为你读书游说的原因,如果安心在家务农,哪会有这样的灾祸?”
张仪张嘴让他妻子看,问:“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笑着说:“还在。”
张仪说:“舌头在,这就是本钱,不愁以后贫困。”
于是,张仪在楚国休息了一段时间,还是回到了魏国。
贾舍人来到魏国的时候,张仪已经回魏国半年了。
张仪听说苏秦在赵王受到重用,正打算去投奔,一天出门,恰好遇上贾舍人的车停在自己门口。
二人互相打过招呼,一问,才知道贾舍人从赵国来,张仪于是问:“苏秦做了赵国相国,是真的吗?“
贾舍人说:“先生是什么人,难道跟我们相国有旧交,为什么问他?”
张仪说他和苏秦是同学,贾舍人说:“如果是这个关系,先生为什么不去赵国,苏相国一定会推荐您,我买卖也做完了,正打算回赵国,如果先生不嫌弃,希望您和我一起回去。”
张仪高兴地同意了。
到了赵国郊外,贾舍人说:“我家在郊外,有事只得暂时告别,城内旅店很多,先生可以先到城内旅馆休息,等我忙完这两天,就去拜访您。”
张仪辞别贾舍人,进了城找旅馆休息。
第二天,张仪带着名片去求见苏秦,苏秦提前告诉看门的,不让张仪进门。
等到第五天,看门的才收了张仪的名片,进去禀报。苏秦却以政务繁忙为借口,让张仪改日再来。
张仪又等了十几天,始终见不到苏秦,生气地就想走,旅店的老板却说:“您已经去求见相国,虽然没有见到,但是万一相国来召见你,你如果走路,让我怎么交代啊?就算再住一年半载,只要不见到到相国,也不敢放您走啊。”
张仪非常气愤,就问贾舍人住在哪里,却都不知道这个人。
又过了几天,张仪又拿着名片到相府去辞行,苏秦让下人回复说:“明日见。”
张仪向旅店老板借了衣服和鞋子,第二天早晨,穿戴整齐,前往拜见苏秦。
苏秦提前安排,大门关闭,让人带着张仪从侧门进府。
张仪想进入客厅,下人拦住他,说:“相国跟其他大臣在谈公事,请先生在此稍候。”
张仪站在走廊里,看到前来拜见苏秦的官员很多,进去禀报事情的人也很多。
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要想知道张仪有没有见到苏秦,我们明天继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