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包子脸猫 | 2016第一篇
无论是KK最后力作《必然》还是科技前沿资讯,无不在谈论着一个话题即人工智能,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到底有没有像一些“预言家”所说真的会对人类的劳作和生活造成影响甚至是威胁呢?
在《超级智能》一书中给出了一些答案,但这些答案都是基于作者对于科技的自然发展的过程的一些判断,作者也并不是预言家,就一定能预言出超级智能会对人类如何,而就像所有预言家一样,同样预言一件事情不会选择近在10年内就会发生的事件,因为太容易得到验证,当然也不会选择50到100年,因为已经很明显的得不到任何有力的佐证。20年是个好时间,一方面会蒙蔽大众的眼睛,认为20年是个不算太长的时间,即使现在本人已经50岁,也是有可能看到预言实现的一天的。但是20年的变化谁又能准备无误的判断出来呢?现在科技如此发达,2年的变化已经足够让人们大跌眼镜。有这么一个趣事,说如果古代人穿越到100年前,一定能够很快的适应当时的生活,但是如果穿越到现在,就不一定那么快的融合进来了,这当中一定有“智能时代”的原因,但是如果他穿越到了我们还没有经历的“超级智能时代”,很难说他会很快适应还是一丁点也不适应,因为超级智能可能并不需要你提出需求,而你的内心可能基本已经通过你的行为传达给了超级智能,你想要的很快就会实现,只是看超级智能会不会为你买单而已。
人类文明与外星文明的战争在《三体》当中有很精彩的描写,尽管脑洞非常之大,但是却也是充满了科技的味道。人工智能到底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怎么影响到人类,积极的方向不言而喻,比如现在我们正在经历和使用的智能洗衣机,智能手机,智能扫地机,智能音响,智能导航……它带给我们的便利已经让我们快要忘记自己本身也可以通过更长的时间可以做到这件事,而我们似乎也不愿意想起我们会做,因为这个时代,我们更愿意被服务,更愿意把时间花在我们想要去做的事情上。而这也是人工智能能够轻易的掌控我们的习惯,我们的位置,我们的喜好,我们的一切的把柄。这看起来好像没有太大的威胁,但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中,我们已经离不开智能这个东西,如果智能可以拿来就像宠物一样被驯化,那威胁还不算太大,如果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主宰,那样的后果也是很戏剧性的。
比人工智能更高一级的是超级智能,如果把人工智能定义为人机结合,即是需要人类来发出指令,达到人类想要的一种结果的智能,那超级智能就根本不需要人类的指令,它们的智力发达,它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甚至它们会有意识,去完成它们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当然,之所以现在超级智能还没有出现并不是因为人类还没有向这个方向进展,而是因为一但有了真正的超级智能,人类可能会束手无策,后果就会像《与机器赛跑》当中的第32一样呈现指数级的爆发。而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单一超级智能的目标从来不是为了延续它自己的生命,它们的目标多数只作为工具性的目标以期来实现终极目标。而今天的人类,我们个人的终极目标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终极目标不能相提并论。今天的人类是以生存为终极目标的,战争时期的中国人的目标是以抗战胜利为终极目标的,所以这个时期的人愿意以自我牺牲来实现,就像超级智能一样,愿意放弃这次的智能升级,而使新一代的智能更加超级。而这种现象,可以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当中提到的“半衰期”的概念来解释,人类在实现终极目标的时候很多时候不会考虑半衰期,即长远的利益和效应,但是超级智能却能够做到。当人类还在研读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时候,超级智能已经超级厉害了。
而现在主流的“劳动能力替代”说其实更加容易去破解,超级智能能对生活造成影响,当然也能对工作造成不小的影响,只是这影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却不一定是坏的结局。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也使很多劳动人民以及学者忧郁,但是后来如何呢,除了不顺应时代的人成为科技的牺牲者以外,我们现在的社会不也井然有序吗?所以人工智能在劳动能力替代这件事情上是不容置疑的,就是说人工智能一定会替代人工,但是这件事并不一定是坏事,反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是好事。如《一课经济学》当中分析机器革命那般,当机器取代人工时,劳动成本下降,市场购买力增强,人们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好,何来担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因为掌握人工智能的使用方法或者做更多“有意识”分辨的工作会让我们生活的更好,最起码在这场无声的“浩劫”来临的时候,会有所准备,不至于成为智能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