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进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传统的常规教学中,教学活动都是分门分科进行的,教师“孤立”地教,学生“孤立”地学,这容易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孤立、死板,不懂得学科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通过跨学科教学,教师可以所教学科某一模块知识为出发点,建立其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并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对知识形成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知,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且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方法的习得和辩证思维方式的养成,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二)有利于拓宽教师知识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传统教学体系下,教师往往只专注于本学科知识的教学和研究,对学科外知识较少涉猎,这导致教师知识面狭窄,也使其实际教学能力受到制约,特别是面对某些学科交叉处综合性较强的知识时常感到“力不从心”,这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瓶颈”,使教师在学生心中的专业形象下降,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实施教师的跨学科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教学技能,且能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拓展教师的教学视野,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跨学科教学的途径
(一)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做好教学规划,整合多学科知识,开发跨学科课程资源
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进行跨学科教学时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智能结构和学习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要想开展跨学科教学也要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跨学科教学规划,将适合学生的多种智能学习资料进行合理归类。教师可根据需要随时组合利用教学资源,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以发展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生物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与科学学习领域有较多的交叉知识,也与人文学习领域学科有较多联系,这为生物学科的跨学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寻求跨学科课程开发的方式和途径,将其整合成本学科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这无论是对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二)跨学科听课和备课,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交流,建设跨学科教研队伍
跨学科教学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拓展和加深,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凭教师个体很难完成多学科的有效整合。因而,教师应该与不同学科的教师和专家共同协作,建立跨学科教研和教学队伍,协作设计教学课题,组织教学活动,跨学科听课和备课,采取多种方式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交流。通过跨学科的教研活动,各学科教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将各自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展现出来,以供学习和交流。
(三)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强化和渗透跨学科教学
跨学科教学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并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教学目标和验证教学成果,这是跨学科教学的落脚点。在生物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与生物交叉渗透的学科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灵感。例如,我们可以用物理震动周期概念解释细胞周期概念,寻求生物概念的类比;我们可以用地理有关气候、地形和陆地自然带分布的原理来解释生物种群的结构与演替,寻求生物现象的解释;我们可以用地理和物理中的压强平衡和气压梯度的原理来解释渗透吸水原理,寻求生物难点的突破;我们还可以通过地理中环境保护的知识来分析生态破坏,寻求生物价值观的传导……总之,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可以变传统单一的教学为多样化的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
跨学科教学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一种多元化教育教学方式,因而,其教学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元的,以全面反映评价对象。我们要坚持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通过多个维度、多种方式,动员多个主体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智能发展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以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总之,在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把握好尺度,使教学能适合学生智能特点,并利于学生智能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