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期末,总要来一番当众的自我剖析,名曰:年度总结。整个科组的人围坐一桌,轮流着汇报本学年自己的“成绩”。
其实,我最怕的就是这样的时候。就好像把人放在聚光灯下,所有的人都在看你的表现,听你历数你的贡献、成绩。更糟糕的是,每次我都要在前面讲。向来不善于言辞更羞于在众人面前发表言论的我,只能捧着纸,快速念出自己过去一年来的所作所为。
轮到我开口,空气仿佛突然凝结,周遭的一切都安静得让人窒息,所有的目光投过来,如芒在背,让人浑身难受。等到终于结束,我竟然不知该怎么结语,只能结巴地说了句:额……我要总结的,就是这些。最后,居然紧张得连句谢谢都忘了。
终于读完,才稍微轻松地看着别的老师轮番述说。而每次,我更愿意作为一名看客和听众,缩在自己的壳里。
会议最后,还要互相投票,投出你认为的优秀。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每次都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证明一个人优秀与否。被选中的,真的优秀吗?没被选上的,真的不够优秀吗?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不过是成人之间的一种游戏,一种社会契约下需要的游戏。这个社会需要榜样,需要各种规则,所以制定了一系列的流程,将每个社会人置身其中,接受一套套标准的审判。我们都知道,一切不过游戏而已,我们自己是老师,在给学生颁奖时也明白,最终获奖的,并不都是你认为的名副其实的优秀;我们也都知道,你最终是否当选,与你述职的内容真的没有太大关系。说到底,在这个人的社会,规则之下还有潜规则,就有如一角冰山下的世界更为庞大复杂。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在明白游戏规则之余,看清一切呢?如果能看清,就不会在会议上有的用力过猛有的声情并茂,也不会有的在结果出来欢天喜地有的沮丧不平了。其实,就连自己,也不能轻松地当个局外人。这个世上,真正遗世独立,活出真自我的,又有几个?
下班回来的路上,我在微信上问同事:你能做到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吗?同事回复:怎么可能,又不是成仙了。
不追求成仙,能否炼就一颗坚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