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是我室友,很多次我出去买东西他都会要求带一些。有一次在逛街时接到快递的电话,我便想起了她。她说:“我睡觉呢,你找别人吧” 。我说:“好吧”。那天晚上我帮她带回了水果和晚饭。
朋友听后大为不解。为什么你的付出就那么理所应当,而她不肯为你取一个快递呢?那你为何还要帮她带东西,你真是个“烂好人”。
我知道朋友是在为我打抱不平,也对我的行为表示无奈。
其实在生活中,像我一样的“烂好人”比比皆是。当别人提出需要帮忙时,虽然有时候会不情意,但碍于面子也不好意思拒绝。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大家有一些琐碎的小事就能想到你。如果有一天,你拒绝了,她们会不高兴,不会因为你当初的好而体谅你,而你也会因此感到心里不平衡。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拒绝,也就只能做违心的事来委屈自己。
不只生活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职场也有“烂好人”。
最近超级火的电视剧《欢乐颂》里面的关雎尔就是不懂得适当拒绝的代表。关雎尔的同事米雪儿生病了,他拜托关雎尔帮她完成手头的方案。而小尔呢也在不情愿的情况下答应了。事实上,米雪儿已经做了前半部分,小尔便接着将后半部分完成了并在最终的负责人上签了自己的名字。没想到的是,米雪儿做的前半部分出了错,但她拒不承认,她告诉经理这个方案是关雎尔负责的。火冒三丈的经理不由分说的将小尔骂了一顿,要求赶紧改正的同时写好检查。她感觉非常委屈。
小尔其实就是个职场“烂好人”,给同事帮忙出了错还得自己扛,对于职场新人来说这是需要注意的。并不是每个人的背后都会有像安迪这样的贵人支招,栽个跟头就得不偿失了。
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交往中,我们往往以与人为善来要求自己,但没有礼尚往来的付出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虽然在我们付出的时候并没有要求什么回报,甚至在别人帮助我们时也没有立刻还回去,但心中潜意识还是会衡量,如果对方付出的多了我们会不好意思。当然我所说的这些指的就是淡交之人,闺蜜,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还是不好用这个来评判的。
奔三的年纪,赶礼成了一种时尚。同学结婚生孩子的比比皆是,三五个同学一联系,碍于面子就会腾出时间去捧场,但不是每次都会赶在大家休息的时候。如果在上班时为了赶礼而请假我就会很为难。有一天我和同事聊天,他觉得如果人不去让别人带礼没有意义,人到礼到。我在想那得请多少假啊。
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自己之前的决定不适合现在的生活模式,同城临城的一天时间就足够,省外的呢。也不能因为随礼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其实你去参加一份婚礼,心里潜意识会希望她也能来参加你的,但那时孩子周遭来不了难道你还因此认为他不够朋友,为此不高兴吗?有时间就去捧场,没时间可以让朋友带一下,然后说句祝福的话,真诚的表示歉意,大家都会理解的。以这种心态,不难为自己,不做赶礼的“烂好人”。我查阅了一些说“不”的方法和大家分享。
先说谢谢,并且仔细想一想。有一些人有一个坏习惯,遇事马上就答应下来而随后觉得很讨厌的。有时怨恨别人的同时也会对自己生气。你可以先说:“谢谢你想到我,容我考虑一下“,或者说:“下次吧,下次再帮你”。
拒绝他们,并提出方案。真正到了说“不”这一步实际上是最难的部分,因为你的大脑程序可能会告诉你,你好自私。其实这不是真的,你说“不”是你珍惜你自己,珍惜自己的时间和你的精力。拿带水果这件事为例,你可以说,不好意思,我不去水果店,你去问问小B吧,他今天也出去的。
三呼吸,两问题。如果我们有处于责任回答“好”的习惯,每个问题都会造成压力,在你要脱口而出回应之前,做三次深呼吸,然后问问自己,我能做吗?我想做吗?
简单的说“不”,并带上微笑。谢谢你想到我,但我不去水果店。充满爱心的说“不”是一种修养的体现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尊重。
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别让他成为你的负担。
为了成长,我们要果断丢开一切无意义,出力不讨好,不是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这样做不是冷漠,而是对自己负责。
不要再做“烂好人”,勇敢的去说“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