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天气晴朗,颇干燥。
周六上午用木板做了两只蔬菜种植盆。木板是拆鸡笼拆下来的。鸡笼是今年三月搭建的。
20年农历8月里开始养鸡,今年3月里特地改造了鸡笼,但是,鸡并没有养多久。
从菜市场买回来的那只鸡——“小黑”,在三月里的一天清晨,突然开始冒充公鸡打鸣,那“咯咯咯咯”的叫声虽不完全与公鸡一样,但其声音高亢清脆且持续不断。
小黑每天五点半准时开叫,责任心比得上“卯日星君”。但是这叫声颇扰人清梦,怕邻居投诉,一个多星期以后,小黑就被送回菜市场劏鸡档口了(让卖鸡的师傅代宰了)。
从马路边卡车上买回来的果园鸡“黄羽”,不改“果园鸡”本色,攀高爬低的本领日日精进,一天比一天高强。
自改造鸡笼后,黄羽不时伺机跳出围栏,(为了好看,围栏建得稍低了些。)到处拉屎扒土,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每天遭它践踏蹂躏,花叶凋零。不久,它也被送去了菜市场。
最后进鸡笼的“双黄”是一只“老实”鸡,它每天安安分分,不争不抢。即使被其它鸡欺负,也是啄不还口,能躲则躲,躲不过了就退到角落里去。
双黄吃食的时候也不敢靠近食物所在的中心地带,只拣拾边缘一点零星食物。无论它以前是一只怎样的鸡,生了多少个双黄蛋,自从来到我做的这个鸡笼里,它被欺负成了一只窝窝囊囊的鸡。更不幸的是,它似乎失去了产蛋的能力,来鸡笼几个月,一个蛋也没有。于是,它成了第三只被送到菜市场的鸡。
朋友送的“麻花”,就是因为它生蛋而让我起了养鸡的心,但这只鸡在新鸡笼建成之后不久,也停止了产蛋,开始“抱窝”。
鸡窝里并没有蛋,但这不影响麻花除了吃食拉屎外,整天整夜待在鸡窝里。我总以为它抱过一轮(二十一天左右)之后就会停止,再次生蛋,然而没有,它继续“咕咕咕咕”蹲卧在空空的鸡窝里,固执地想要把空气孵成小鸡。
即便麻花这样没日没夜地抱窝,不再生蛋,也没有被送到菜市场去,我容忍了它。毕竟,这可怜的母鸡,除了一门心思繁殖之外,并没有什么大毛病,况且,它是鸡笼里的元老。
然而,麻花越来越瘦弱,努力抱窝却怎么也孵不出小鸡来,大约这过程让它备受折磨,身心俱疲。天气越来越热,麻花的精神也越来越差。夏天到来的时候,它也去了菜市场。
我的养鸡事业,就此结束(失败)。
昨天上午,做鸡舍的木板变成了蔬菜种植盆。没能正常养鸡,但愿能种(折腾)出正常的蔬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