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露
01
宝贝马上要去幼儿园了,按例要去医院体检。由于是一家儿童医院,又是开学高峰,医院里挤满了大人和小孩,有在排队咨询的,有暂时带着孩子在玩乐区的,场面十分热闹,乍一看还以为是在儿童乐园呢。
但是穿插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还有抽血处孩子们此起披伏的震天嚎哭,打碎了我的幻想。在排队等候的间隙,我发现,抽血处最惨烈了,家长们上演花式的哄娃大法。
第一个是佛系的:
“乖,到我们了。”然后按住孩子的胳膊和腿,在孩子哭的时候淡定地搂在怀里。结束后,对孩子说“是疼,但是你看,一会儿就好了啊,勇敢一点。”
第二个是恨铁不成钢的:
“哭什么,别哭了,有那么疼吗?你看刚才那个大哥哥就没哭啊。”这是个五、六岁男孩的爸爸。
第三个是情深深雨蒙蒙系的:
孩子要抽血了,看起来很害怕,妈妈上去就快要哭了,绑上压脉带时比较疼,小姑凉看起来3岁左右,哭得震天响,边哭边喊妈妈,急得年轻妈妈一边大喊“快点儿”,一边安慰孩子“哎呦,我的宝贝受苦了,妈妈抱着你啊”。旁边的医生一脸淡定。
02
我就在第三个妈妈的后边,心想哪有这么严重啊。
但是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没想到现场这么惨烈,超过心理预期了,比较担心,毕竟以前都是打疫苗的时候哭两嗓子而已。这样的还是吓到宝贝了,坐上椅子就已经哭了,剧烈抵抗。情急之下,我对孩子说,这个是棕熊医生,给我们检查一下,好吗?(棕熊医生是小猪佩奇里面的,小家伙经常要给它打电话)
无奈不管用啊,疼是实打实的,一边哭喊一边乱扑腾,拼命拜托腿和胳膊的束缚,还大声说:“我不要这样!我不要这样!疼!”为娘我同样心疼啊,一边配合医生,结束后依旧狠狠地抱在怀里安慰。(对,自己打脸了)
03
事后想,不能每次都这样啊,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就没有什么可以减轻或者缓解孩子们对打针、抽血的恐惧情绪呢?比如,不要那么害怕、哭声不要那么惨烈?
向做儿科护士多年的巧姐取经,人没好气地说:“谁让你们这些父母不做好准备的?”
我赶紧老实地拿出小本本记,做出了一个好学生应有的姿态。巧姐断断续续讲了很多,我总结下来,是这几个没做对,几乎全踩雷了!
1. 不要骗孩子去医院,不要骗孩子说不用打针抽血,不要骗孩子打针抽血不疼。
第一次就不能这么做,一些家长想的就是先把孩子骗去医院好好坐在医生面前再说。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呢?对孩子一定不能说谎,不要用骗来让这件事情看起来好办,事实证明只会更难办。不如老实告诉孩子实情,为什么要去医院,为什么要打针抽血?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
解释不清楚的,可以用绘本和故事来讲,或者角色扮演。佩奇动画里就有医生、病人的扮演游戏。一次讲不好,就多讲几次。在平时陪孩子玩的时候就可以加入这种游戏。
2. 接纳孩子的恐惧情绪,以及对疼痛的低忍受度。
人的情绪是真实的,陌生的环境、周围的哭声、冰冷的可能会吃人的医生,这些都是孩子恐惧的来源。
疼痛的感受就更真实了,千万别说“不疼,看别人都没哭,你哭什么!”孩子会觉得更加委屈、恐惧,加上不被理解,哭得更厉害。
正确的做法是,提前告诉孩子:会疼,我也知道你害怕。爸爸妈妈会一直在你身边陪你,如果很疼,你就哭吧,就算哭,爸爸妈妈依旧爱你。
并且,可以提前告诉孩子,自己曾经打针、抽血时的糗事,用实际行动告诉他:这只是一件非常正常的小事。
3. 事后称赞孩子的勇敢
语言赞美:这次,妈妈看到主动坐到位子上去了(或者其他具体的行为),你是个勇敢的孩子,我为你骄傲。
行动鼓励(建立仪式感):可以设立一个勇敢勋章,发给孩子。或者孩子有几个小愿望,这个勇敢勋章可以完成其中一个。
巧姐说,提前做好这些准备,有心理预期、情感支持和事后的鼓励,能减轻孩子大半的恐惧抵触情绪。
不说了,我先去面壁思过了……
-END-
你的喜欢,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400天写作计划 NO.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