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烈火英雄》有感,以下感受及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小学生作文水平,只为记录当前心境。
消防员这一名词在网上搜素出来的释义是:列入消防行业特有职业(工种)范围的从业人员。具体可细分为消防官兵、建(构)筑物消防员、灭火救援员、灭火员、防火员、火灾观察员等。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不知道消防员具体可以分为这么多工种,我以为的只有一种,我为自己的浅薄无知感到羞愧。本是抱着观看动作特效大片的心情走进电影院,最后却抱着一堆卫生纸从电影院走出来。这些年,从建国大业到战狼再到红海行动再到今天的烈火英雄,我看到了社会对我们的守护者们的关注,也看到了在和平年代负重前行的人群或许真实的生活。 当江立伟到火锅店救火,带着财财想要从消防通道逃生的时候却发现消防通道前堆着一堆又一堆的杂物。以及徐小斌下水清理杂物时被垃圾缠住脚,无法及时脱身最后溺水而亡时,我的心是不可名状的痛感,原本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让社会的警钟因逝去的生命而响,是文明之殇,是民族之痛。除了影片我们普罗大众更应该反思自我是否在为以后的生活埋下隐患,如果随手的一个垃圾可能会让一个消防员逝去,你我是否还会随意乱扔垃圾?如果推行垃圾分类能减少一分对消防员生命的威胁,你我是否还会抱怨?
影片中有很多的细节特别打动人心,A01罐第一次要爆炸时,江立伟告诫身边的人要爆炸快跑,镜头一转到临时医院那些受伤队员的脸上,他的战友说:“别人中队都有英雄,只有我们东山是狗熊”,那一刻我多么的心痛这一群逆行者,在灾难面前怕死和求生都是一个人的本能反应,但是这样的本能在他们心里却是不可以有的“狗熊心理”,再到最后攻坚组进火场关闭阀门时,江立伟为他的战友们争取来一个证明自己“不是狗熊”的机会时,我似乎有一点懂了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不是怕死,我只是不想承受失去你们的痛苦。那个一身防护服的背影在这偌大的火场中是那么的渺小,可是在影院里却又是那么伟岸。向死而生这个词语似乎是这群人物身上的自带光环。 影片全程无尿点,每一个场景的出现都是有着自我的使命所在,一帧帧画面串联起了整部影片的内涵,一幕幕血与泪的场景叠加起了情感的共鸣。
与我同一场次的观影人群百分之八十都是男性,百分之六十的年龄段在二十岁左右。全影厅座无虚席。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和我父辈年龄差不多大的叔叔,这位叔叔从坐下到最后影片结束全程没有说过一句话,没有流一滴泪。似乎我全程的哭泣和纠结在这位叔叔的眼中都是那么的滑稽和搞笑,可是直到离开影院的时候我听到了叔叔的喃喃自语:幸好幸好,幸好你我退役时一个未少。那一瞬间我似乎明白了为何 这个厅内那么多父辈的叔叔们。 走进影院是因为我的英雄情结,社会以及学校传递给我的价值观里有着对军人极高的崇拜心理,但是最后打动我的却是血肉之躯抵挡万千危难的力量以及他们的向死而生和最美逆行,面对危险人的本能是逃避和求生,而对他们而言使命与责任让他们在这一刻化身钢铁身躯,不怕死不怕痛,如剧中所言,在危难与人民群众之中只有他们。可是最终他们也只是一群血肉之躯啊。
凉山木里的那一场大火,震惊了社会,不止是因为他们为救火而牺牲,更因他们其中大部分的人的生命和人生只是刚刚开始就已经结束。牺牲的那一群同龄人他们死亡的前一刻该有多么的痛多么的绝望。他们除了是我们的守护者还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姊妹兄弟的兄弟、儿子的父亲。可是他们却义无反顾的坚持着人民守护者这一角色,一坚持可能就是自己不长的这一生。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在外省的一个消防队里就职,每次出警时他都会在我们微信群里发一个句号,如果他平安归来了就会再发一个逗号。我们不解,一再追问下他告诉我们,如果回不来了那人生就是终结在这一次任务中,如同句号一样,不会再有后续。如果活着回来了,就证明生命还会有后续,如同逗号一样在此刻不会终结。
和平年代却依旧有许多的军人们牺牲,他们的牺牲的原因都是一个词语—保护,为了保护人民群众、为了保护社会安稳、为了保护国家完整、为了保卫民族尊严。每一次的牺牲我们不仅应该记住他们,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自我提醒,避免下一次同样事件再次造成他们的无辜牺牲,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做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去牢记的事情。
感谢在每一次的危险面前都有你们在,让我们享受这个和平的年代。谢谢你们,我们最亲爱的人。你们是最美逆行者,是我们和平年代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