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深度工作7步法:谷歌精英如何提升自己》由于有事,读了好几天,现在补上导读笔记:)
主要讲述创造性的艺术如何与商业相结合,最终实现深度工作。在市场经济这个现实约束条件下,如何构建一种有创意且有意义的生活。
每一步目标很清晰,但是作者讲到具体行动内容比较发散,重新整理如下:
第1步·准备工作:合理管理精力和时间
01. 具体做法是:取一张纸,分别标上心理、情绪、精神和身体四个象限,并将搭配良好的活动用箭头连接起来。看到不同活动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就表明了利用一种活跃替代另一种活跃,从而恢复精力的组合形式。
02. 在自己的日程安排中留出空间,以备不时之需。
03. 运用20% 时间理念,拓展出创作室时间
04. 无聊的休息和内省时间往往会提高工作效率
第2步·开始之后如何坚持:把重点从结果转到过程
01. 关注自身创新过程,而不是盲目和他人创新成果做比较。
02. 保持学习心,对事物以严谨和慷慨的态度进行鉴赏。
03. 进行鉴赏最好办法之一主动将判断推迟到未来。
04. 培养对无常过程一种冥想式觉知和坚持不懈的能力。
05. 专注是生产力的引擎和给人坚持下去的力量。
06. 观察分析已有成功之路,用于之后借鉴学习。
第3步·坚持时如何把握方向:提出指引你前进的问题
01. 前进的路是由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定义。
02. 根据SMART来设定能显示日常研究或训练的目标。
03 通过回顾和展望等发现你自己的灯塔。
04 依靠友谊的力量实现成就也是一个途径。
05. 在成功开始阶段要面对亦敌亦友的世界。
第4步·深入过程如何规避风险:做好收益规划
01. 创建一个多元化投资组合,整体回报就会高于任何既定风险水平下的应得收益。
02. 收益型投资组合却总能让你保持收支平衡。
03. 投资组合思维是通用工具,用于决定投入时间和金钱做什么,以及在进行期间如何支持自己持续做下去。
04. 用“砖”进行头脑风暴,分析某些事情初期潜藏的价值。
05. 通过拥有某种东西/技能获得增值收益。
第5步·初具规模如何做大:分配角色,设定进度
01. 好的管理者创建“抱持性环境”,让工作人员安全地探索,以“真自我”身份从事创造。
02. 管理在制品的第一步把重点放在当导师,而不是当大师。
03. 培养同事友谊重要两点可靠和守时,可以互帮应对工作挑战。
04. 为复杂项目指定所需角色以及对应职责。
05. 设定项目里程碑,以便查看工作进展。
06. 业绩评估仍然是检验成果必不可少的部分。
07. 先完成一件事才能开始下一步。起点就是终点的反面。
第6步·规模扩大构建商业模式:成为企业艺术家
01. 高等教育中的产品植入:高价眼镜。
02. 寻找将庞大商业模式拆分的方法,使之越来越高效、敏捷和灵活,社会责任感越来越强烈,从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03. 用盈亏平衡分析法构建完整商业模式。
04. 将两类成本连接形成“结缔组织”,即: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
05. 成本结构和盈亏平衡计算的相互作用说明了一家企业是如何运行的。
06. 创新发生在规模化之前。
07. 信和信封就是产品和商业模式,两者互相结合
08. 企业在艺术上的主要约束
(1).想象力问题
(2).利益集中的问题
(3).外部性问题
(4).政治问题
(5).人性问题
(6).公共风险问题
(7).资本主义无处不在的问题
方法是找到关心同样的问题的人群共同解决,即“潜望镜转动”策略。
第7步·反思:培养跨学科思维的超通才
01. 艺术家克里斯托弗·迈纳接手一幢大楼,借此希望改变一座城市的故事。
02. 作为一位专家仍然可以拥有独创性和广博性的表现方式。
03. 界定自己专业领域意味着把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结合起来,成为权威和有独创性的人,使得自己大于自己各个部分的总和。
04. 凭借优势领域和共有玻璃球适应性,我们变成便携多孔的通用插座,独创性核心价值将我们锚定,彼此对话网络把我们相连。
05.若将艺术思维用于大学,将对“何为学习”提出一组全新的问题,甚至重新定义“什么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