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忽冷忽热,儿子再次中招,整夜整夜喘、咳个不停,可是我这个当娘的心却是笃定的,稳妥的。
因为我有王医生。打开王医生的微信朋友圈,今天有更新:今日儿科医生王XX在XX医院坐诊。
王医生最早是我们社区医院的一位女医生,三十多岁,戴着眼镜,脸上无妆却自带光芒,社区医院不似大医院那么忙,平时只有三个儿科女医生坐诊,很多时候其他医生门可罗雀,只有王医生的诊室里三层处三层被家长包围,王医生认真地听诊,很多时候人多嘈杂,王医生会温柔地抱着孩子,把耳朵贴在孩子背上仔细倾听,用压舌板检查孩子们的喉咙,一丝不苟,再忙,开药后都会再一遍核对药品,然后抬起头,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吩咐家长拿到药再过来下,我教你们怎么吃,最后才温和地说:“下一个,XX小朋友。”
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年代,连医生的效益都和销售挂钩,王医生总是合理用药,真正的践行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挂水,当然她也不否定挂水功效,有一回我们儿子腹泻,有细菌感染,王医生看了化验单就坚决要求挂盐水。
从不曾见过王医生有不耐烦的时候,医者父母心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微信时代,王医生还把自己的手机号,微信二维码贴在诊室的墙上,方便她的小病人沟通交流。
可是有一天,我在王医生的朋友圈看到更新:这个月的奖金我还没有门口的导医拿的多,看来我真的为医院创造效益太低了。然后放上了一个哭泣的表情。
再一次去医院看病,却发现王医生辞职了。瞬间感觉到心慌。这年头碰到一个认真负责的医生的概率真的不高。想起儿子六个月的时候,第一次感冒咳嗽,到市三甲医院去挂了个主任专家号,白大褂医生很随意地听了一下,很权威地说:“是肺炎,建议住院治疗,去办下住院手续。”再想多问一句,医生大手一挥,极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家长自己做决定,不住院的话在这个病情知情书上签个字,不过出了意外,后果是要家长自负。”
初为人母听到这样的话,瞬间感觉天塌下来。抱儿子去抽血的时候,护士左找右找找不到血管,后来决定在脖子抽血,男护士大力按住儿子的四肢,儿子撕心裂肺地哭,在粗大的针扎即将落下之际,我一把抱起六个月大的儿子,落荒而逃,泪如雨下……
经朋友推荐去找了王医生,感冒中成药外加三天消炎药,儿子病愈。就诊她的亲切关怀宛若天使化身,我吁出了一口气,终于找到了我儿子健康的守护天使。
没想到王医生竟然会辞职,她会离开这个她深爱的职业吗?我真的很失落。
幸运的是王医生还是回归了。她去了一个民办医院,看到她朋友圈有新更新:我从心底喜欢小朋友,我最喜欢的称呼还是小朋友软软糯糯的叫我王阿姨,从王姐姐,王阿姨直至王奶奶……
这一阵子,私人医院在莆田医院的夹缝下艰难求生。荣升管理层的王医生却不愿坐她的办公室,她说她喜欢门诊,就喜欢帮小朋友们看病。
现在王医生的朋友圈基本上是这样的画风:今天门诊,儿科医生王XX在XX医院坐诊。或者是在个人公众号一些与小患者之间发生的小故事。
王医生的微信头像有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我的至爱宝贝,用心做事,用爱做人。
这样的医生是孩子们健康的守护神,是我们家长的定心丸,也是推动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灵魂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