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说,“年轻的时候,我们总会将自己的创作冲动误解为创作才能。”我经常会有这种想表达的冲动,而资质确实平庸。这点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呢。正是因为这种力有不逮感觉才令我看到Rita老师写作课程班时,没有犹豫就报名的原因吧。好几天没有看写作群的消息了,今天发现幸运地被点评了。老师蛮犀利地指出,我东西最大的问题——没有主题。这个我是知道的,每次都像唠嗑一样,有啥数啥,没头没尾。
下完雨的夜晚特别的清爽,伴着夏虫的窸窣呓语,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心也忽然安静了。也想明白了一些事。在对待写作这件事情上,还是不够的认真。有热情,但不懂怎么节制。没有感知快乐和进步即时的反馈,进一步让热情消减。之前,专门学过摄影,喷画也一样,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想像着它们能成为让我持续记录生活的工具会多棒,但并没有。写到之里,有一点点的不安,写作会成为下一个我只是头脑发热的喜好吗?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少了些东西。那就是认真和坚持。
昨天,堂妹问,成绩应该怎么提高。她这次高考的成绩很不理想,准备回去复读。我想起我那时候复读的情景,bala地跟她说了一堆。说起复读来,那些一起复读的同学很避讳地提起自己复读的经历,大抵是怕成为别人眼中的笨蛋吧。我不会,反倒提起来还蛮骄傲的。因为正是在那段经历中,学会了怎么设定目标,怎么去完成,更重要的是学会怎么去坚持。每天早上拿着单词书一页一页地撕下,最后的结果是,把整个六级的单词都背完了。最后的结果也没差。但是,和背单词相比,在写作进步的感知这件事情上要慢得多。这几年总在死亡的影子下徘徊,脑子总盘旋着,“明天什么时候来这种问题”。让我不知道怎么去订一个目标,没有目标,坚持也好像没有了意义。
转念一想,每个人的人生也好像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从起点走到终点游戏,我们只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的丰富自己。用稻盛和夫的话来说,就是不断地去精进自己。”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哪怕一息尚存便不能醉生梦死。睡前给堂妹发了条微信:”功不唐捐,时间很诚实,花在哪里,时间会看得见。”这也是我想跟自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