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首先谈谈头腔共鸣的艺术效果是怎样的?然后,根据头腔共鸣的产生部位及其共鸣形式来谈怎样体会头腔共鸣的艺术效果。
在歌唱发声中的谐和共鸣是由各部位产生的共鸣效果组合而形成的,其中包含着诸共鸣部位相应的共鸣色彩。头腔共鸣的艺术效果主要是使歌声明亮(带有金属感色彩)。头腔共鸣效果越强则歌声越明亮,头腔共鸣效果越弱则歌声的音色也越暗。
头腔共鸣的产生部位是鼻腔上方的窦部空间(例如额窦、蝶窦等)。其共鸣形式是属于固定空间声波共振无气息的共鸣类型。由于这个部位的共鸣腔体积小并且位置 高,故而其共鸣色彩很明亮。歌唱发声时,在形成头腔共鸣的过程中,眉心部位可以感觉到有些轻微的振动。对于初学唱歌的人,要体会头腔共鸣的位置,一般以韵 母 i 的上滑音发声来进行体会比较适宜。这样可以感觉到声音自喉日一直上滑到头腔部位,从而产生头腔共鸣的感觉。对于头腔共鸣艺术效果的体会,可由二个方面入 手:一方面是从主观感觉上着手,看看发声时是否感觉到眉心有轻微的振动;另一方面是从歌声的客观明亮度着手,观察歌声是否达到头腔共鸣位置的高度。这样便 可在主客观统一的情况下,行之有效地体会头腔共鸣的艺术效果。
头腔是在鼻腔前上方一个很小体积的固定空间,但其作用是很重要的。头腔共鸣就是声音在此处产生的共鸣效果。
它不但关系到歌声的明亮程度,而且关系到发声共鸣位置的高度。只有很好地控制头腔共鸣的最佳效果,才能确保发声的正确性。
头腔的固定空间的体积是不可调节的,它与鼻腔相关联。在发声中要保证头腔共鸣的效果,就必须使进入鼻腔声音的方向箭头指向头腔部位的共鸣空间(见图7)。 这就在于鼻咽腔的咽壁与软腭能有效地对进入鼻腔这部分声音的方向予以控制,使声音的方向箭头以曲线的形式对准头腔。
头腔共鸣的控制,应在发声时对声音与气息形成的主流道加以控制的基础上,通过鼻咽腔的控制作用,使一部分由主流道中离析出的、供上部共鸣用的声波得到集中,并控制好其进入上部共鸣腔时的方向来完成的。这样的控制,能够很好地使声音在头腔部位形成共鸣。
在控制过程中,还可以在意识上形成使声音的各部位共鸣集中发自眉心前方的感觉,帮助对咽腔的自然控制,从而有效地控制好头腔共鸣部位形成的共鸣效果。这个 控制过程的动作范围较小,控制要求也比较细腻,必须认真地摸索,仔细地体会,才能完成好头腔共鸣的控制动作,形成良好的头腔共鸣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