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网上有个问题:为什么世间总是有那么多善良被辜负?
有个高赞回答写道: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很多时候都败给了三个字:“我以为。”
我以为只要一片真心待人,自然能收获一份真意。
我以为只要对人保持善意,自然能收获一份感恩。
我以为只要事事足够忍让,自然能收获圆满结局。
可现实总是很残忍:
善良过了头,就容易被消耗;大方失了度,终会伤及自身。
人到中年,爱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管好你的善良。
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写过一段话: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
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
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
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
人性就是这样,你越是步步退让,对方越步步紧逼;你越是忍气吞声,对方越肆无忌惮。
人与人之间,最悲哀的莫过于:他的得寸进尺,是在你一次次默许中进行的。
看过这样一段对话:
弟子请教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
孔子回答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弟子不解:“那如何去做才是最合适的?”
孔子回答:“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年龄越大,经历的事情越多,越能理解这句话中的深意。
以德报怨,最后的结果不是感化曾经伤害你的人,而是给了他再次将刀捅向你的勇气。
人生最好的状态,其实正是:善良有尺,忍让有度。
没有能力帮助他人的时候,请你放过自己的良心。
没有后路可继续退的时候,请你放下自己的大方。
没有得到善意回馈的时候,请你收起自己的善良。
余生,愿你的善良之中,带着锋芒;仁慈之间,亦有棱角;处世之时,守好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