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逻辑(说说心里话)

今天有人问我:“你不是道德经和学经学得非常好吗,为什么,我说商业上的事情,你理解不了。”

我回复了她一些内容,但是我又想了想,有两个原因:

1.我不清楚她事业所处的环境和具体问题是怎么一种情况。2.我没有觉得她在诚心向我请教商业的问题。

不清楚原因不要随便给人意见。对方真诚度不够,就不要乱说,出于好心的话也需要适可而止。

因为很多时候,人们一意孤行的好心会成为对方的烦恼和负担。

所以,需要掌握好“度”。

比如像有些网友会问我一些问题,有的人的问题我会回复,有的不会。

原因很简单:

1.随缘。2.看对方把问题表达清楚的程度。

如果我心血来潮,正好看到,正好对方把问题说得很比较清楚了,那么,我会选择一个比较简单有效的建议给对方。

我做事情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我追求的也是简单有效的方法,正所谓“大道至简”嘛。

一般情况,我解决问题逻辑是,需要一个心法和方法。

心法可以理解成“道”层面的内容,方法可以理解成“术”层面的事情。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每个人只要思想、价值观相近,“道”层面的事情是很容易达成一致产生共鸣的。

“术”就不一样了,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心性、心态、脾气、具体环境因素等情况不同,你站在自己角度所阐述的方法,不一定对别人有效,因为对方情况可能不适用,这并不是说你的方法不对,而是应该具体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所以,很多时候,我不太会给别人建议。

我们每个人都有“知见之障、执守之碍”,方法的作用就是为了解决自身“障碍”所带来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需要提高智慧的一个重要性原因。

我们在破除自身“障碍”的同时,自己修行得到了精进,心性也会越来越纯正。

人最开始是很简单很纯真的,后来慢慢的变得复杂,从简单变复杂的过程其实是很快的,比如有人觉得为人处世要厚黑。

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买过一本《厚黑学》,那时候想学学里面的方法让自己变得厉害,可是,当我看里面内容的时候(现在都忘了看了什么内容),内心很抵触,后来,这本厚厚的书被我放起来了,没有再去看。

人由简单变复杂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当你经历的越多、感悟的越多,人们会有另一种需求,就是由复杂变简单。而这一点,很少人能够做到。这需要把自己的心性变得越来越纯正,不然,变简单的就不是心性了而是头脑,头脑简单会有一个很大的危害就是愚蠢,纯正的心性需要的是智慧做支撑。

后来我接触了《道德经》,很喜欢,所以,《道德经》学得也比较快,当我融入里面文字所产生的意境的时,我隐约可以感受到作者老子当时的心态和小脾气。

《道德经》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有了思想纲领的补充,让我看问题越来越透彻,我的心性也越来越纯正。

很多人会觉得我做事会很有毅力,其实,我并没有非常刻意去坚持做一件事,只是我认为一件事,哪怕是比较难的事,如果需要持续做下去,我就会认真、耐心的做下去,哪怕是三年、五年、十年,我会默默地陪着这件事一起成长。

嗯,这就是心性吧。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在简书优秀创作平台日更第105天。为此,我想说说近五个月来在京城生活的心里话。 离开梦里水乡江南小镇,来到...
    思齐之路阅读 394评论 5 13
  • 在这个社会里,有的人喜欢单打独斗,有的人喜欢抱团取暖,有的人城府很深,有的人简单随性,有的人平易近人,有的人拒人千...
    雕兄_KYP阅读 1,007评论 2 0
  • 世界上有几十亿颗心,每颗心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灵密码,一肚子的心里话,希望最懂自己的那个人,能聆...
    咬文嚼字阅读 418评论 2 11
  • 因为组合新规的事情,最近一直有人问我,大白,你最近怎么样? 这里我简单的跟大家说一下:大白活的还行,虽说有点影响,...
    大白君的奇思妙想阅读 217评论 0 0
  • 三年前,偶然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书中平实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吸引了我,看似枯燥的西方哲学史和众多的哲学家通过...
    播古听今阅读 3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