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秋叶大叔。秋叶大叔再忙,一年也能读100多本书。他的书评写得挺好,还经常有人寄书请他写书评,一年差不多能收到50、60本请他写书评的书。另外他还是PPT制作大咖。能跟着大咖学习阅读知识,我感到特别荣幸,相信你也和我一样。这本《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是秋叶大叔二十多年的阅读经验之谈。
有人继续向秋叶大叔提问。
问3:你是如何选书的?
关于选书,我推荐大家读读台湾出版人郝明义写的《越读者》,非常好的一本书,我在阅读方面受他启发很大。
下面我还是聊聊我选书的体会。我看书很杂,不挑食,好书也看,烂书也看,我看的烂书绝对比好书多十倍以上。加上我书评写得还不错,各家出版社编辑经常寄书给我,希望我能写几句书评,这样的书现在一年总能收到五六十本,人情要还,我就是想看得不杂都不行。
但我也不认为书读得越多越好,我觉得比较好的说法是:读书的类型要丰富,而不是仅仅追求读得多。
我觉得应该合理搭配四类书:
第一类:工具书。
在我的案头,永远有词典一类的书,这是参考书,不管是语言类还是专业类的,都不可少,但是不一定随时要看。对这样的书,我从来不吝啬购买,但是我会尽量选择一个好的版本,遇到不懂的随手翻查。
第二类:专业书。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得懂一门技术作为安身立命之本,那么这一类方向的专业书你得通读,不管是经典原著,还是最新趋势,你都得长期跟踪学习,不要指望每本买回来的书都是干货,只要能让你在现有基础上收获一些,都是值得阅读的。这样的专业书,你每年都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看几本。
比方说我专注PPT领域后,定期都会把这个领域出版的新书全部买回来研究,其实对我而言,大部分书里有几页能给我启发就不错了,但是作为专业积累,我必须要知道这几页的新内容。
第三类:视野书。
只有一种专业思维的人是很可怕的,我们应该能用不同维度去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比如一个社会现象出来了,我们不能非黑即白地去评判,假如我们能够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等多个维度去观察和思考,也许我们就能有更深入的领悟。
如果你只有一种思维模式,你就很难和别人换位思考。要了解其他的思维模式,打开你看世界的视野,主要靠读点其他专业的杂书。
第四类:潮流书。
社会在与时俱进,你要保持对时代的感觉,总得读一些新书。
所以有些名人写的随笔我也买,当休闲书看看,也学习他们写随笔的文风,学习他们分析问题的思维,收获还是有的。
另外我要特别说明一点:一个人在不同成长阶段选书也是有侧重的。
比方我们读小学时,识字不多,主要是买工具书;读大学时应该多看专业书,快速成为专业人士;刚上班,很多业务不懂不明白,也只能多买多看专业书,以便快速成长;等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就需要多看打开视野的书,拓展自己的思维;当然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看一点潮流书,和时代保持同步。
我看有的人读书,最大的问题是偏门,杂书看了一堆,自己专业领域的好书新书却读得太少。其实专业领域读通一本专著,再看其他类似的书,会越看越明白,越看越快,花的时间也不多。
什么都懂一点儿真不如先看懂一门比较好。
读后感:原来选书也是一本学问,读了之后有些恍然大悟之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亲爱的朋友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