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部分人来说,工作都非常重要,它占据了我们人生的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工作中是否能发挥我们的潜力?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了成就感还是挫败感,直接影响我们人生的体验。您的工作是你热爱并能感受到幸福的吗?
和那些很早就知道自己人生目标的人不同,我属于普通一些的人。我的第一个目标是当个科学家,哈哈,但自从高中选择理科以后我就放弃了这个目标。上大学填志愿也是一脸迷茫,一个比较有主意同学帮我填了“包装工程”这个专业,说这是个新兴专业以后比较有前途,我就同意了。后来发现我真的搞不了理工科那些事儿,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开始找工作了,我甚至不知道这世界上的工作都是具体干啥的。在网上做了一些性格测试,职业测试之类的,让我领悟到了一个让职业有职业幸福感的原则:找到爱好和特长的结合点。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无从下手,05年大学毕业面临就业,周围没有能参考的职业榜样也缺乏引导,就不停地跑人才市场,捡自己能理解的招聘信息和负责招聘的人聊,在网上投简历,最后面试上了一个印刷厂厂长助理的岗位干了几个月,后来又在一个食品厂做了几个月办公室主任,在一个包装厂做了几个月厂长助理,都没有找到正经职业的感觉。
越是找不到自己合适的工作,越是迷茫,无措,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了,只到2007年夏天找到一个外资在安徽芜湖的分公司财务行政的岗位才找到了归属感。当时总公司打算在芜湖成立分工作,刚刚装修好了办公室硬装,各部门人员也就位,就差一个管家婆了。这个工作的特点是我一个人在一个部门独立自主,一个人负责收钱、开发票、维护应收账款,报税等办公室的琐事。这个工作的极大优势是平时没有人管我,周围是客户服务部的同事,整个公司的人员结构年轻,有活力,沟通起来愉快,假如我在工作上遇到困难需要支持,打电话给总公司或者合肥分公司的同事总能得到及时的回应,在这份工作中我考了会计证,对财务工作有了一些了解,想着以后或许可以从事更专业一些的财务工作。但由于家庭的原因2010年5月回到阜阳,找到某知名品牌安徽经销商的阜阳办事处做一名会计,但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单纯和数字打交道的工作太枯燥了,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好在2011年利星行又在阜阳成立分公司我又做回了原来的岗位回到了舒适区,那时候阜阳的业务发展特别好,在我眼里最拉风的就是业务部门的同事。在舒适区呆时间长了,我的心里一直有种不安全感,平时的工作量真的很少,半天就完成了。后来我尝试到国内大型保险做保险代理人但业绩始终不理想,我发现自己是属于那种技能型销售,后来转做销售支持,前五年感觉自己的优势得到了发展,一路风声水起,加班打电话外出面访乐此不疲。但几年疫情对保险行业冲击真的很大,越来越发现仅仅靠勤奋还是不够的,周围的人也不能给我到相应的支持。在这个岗位上的收获是我学会了骑摩托车,开车,最多的时候服务几百名业务员伙伴接触各种客户,不管遇到啥事心里不害怕了,相信凡事总有解决方案 ,只是暂时我没有找到。于是我开始读书,在书上遇到了拆书帮,相见恨晚,又找到了同频且能被引导和支持的感觉,在师父的带领下拆解沟通类书籍,亲子类书籍,接触了个人成长类书,感觉世界一下子变大了,之前更多的是不知道怎么做,现在更多的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就能做好的感觉,渐渐变得更自信,又想去寻找更多的可能。
每一次的职业变动,都是一次新挑战,当然薪酬也会上涨,工作一直是我的热爱,2月例行选书的时候我一下就看上了这本《新潮职业》,我一直感觉自己对外界不是很敏感,我需要补充更多的信息,观摩更多的榜样。首先这本书的封面吸引了我:做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书中介绍了24中职业,包含自媒体创业者,宝石猎人,“普通”国际名模陆仙人,调酒师,婴儿睡眠咨询师等。拓宽了我的视野,原来这世上的工作可以如此丰富,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从热爱出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也会很辛苦,但身处其中你可能并不感觉到被迫的痛苦。
其中瑜伽老师语姐姐给我印象最深刻,我之前在Keep上跟练过她的消食操,当时感觉这天津小姑娘口音有趣,身材好。我和她有部分相似的工作经历:找到了喜欢的工作,却被迫放弃,进而沮丧,难过,怀疑自己。之前为了做好指标,加班加点,不管什么时候约到客户就去,那时候主管也给力要是晚上害怕她就陪着一起。可是随着行业的发展,公司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我也期待自己有新的生活状态。语姐姐偶然机会体验了游泳,进而了解健身行业,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用健身治愈了自己,帮助母亲,也影响了一批粉丝,收获了自己喜欢的生活,当然她在转型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前期收入很低,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收获了精神和时间的自由却失去了精神自由,每天一起床内心空空的,没有安全感。但她的内心一直相信:万事开头难,坚持做对他人有价值的事,结果一定不会差,遇到障碍就去学习相关知识,比如自学photoshop,对标大博主文案,主动寻找商务机会,一路闯关,用3年时间全网粉丝超过了300万,升级自媒体大博主。
就像语姐姐书中说的那样,限制你的,是你自己的心态,觉得自己年龄大了,有家庭,有孩子不敢动。她用自身行动证明了:只要行动,任何时候都不晚。当然除了一腔热血,积极行动,自我投资学习也不可少。最后愿每个渴望有所突破的朋友都能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心,持续行动,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