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即将到收获时节,学习、生活皆如火如荼,正是一年“上火时”。
今天上午,第十二章复习结束,想简单测试一下复习效果,要求默写十八个必会公式,结果收交上来的结果让自负的我大跌眼镜:80分以上寥寥无几,还有四个彻底空白。这怎么行!我怒火中烧,一顿批评,同学们耷拉着脑袋,如同烈日曝晒下干涸土地上的禾苗,精神状态非常不好。
看着一棵棵蔫儿巴巴的苗儿,我想到,今年的八一班总带给我一些莫名的感动:昭然的提前学习,课堂上嚷嚷着要“干货”,让我看到他主动学习的一面;舸畅课堂上求知若渴的眼神,一旦有点小错,就略显腼腆,一说话就有点脸红,但又言辞凿凿,告诉我一定会尽快补好,这份自律让我感动;奕璇每天任务的细化,凡有不会的题,第二天到校一定会解决,这份执著让我欣赏;笑怡的快速反应,机敏如斯;瑞东只要听一遍,就一定记得牢,同时不断思考一题多解;一帆的沉稳细致,张翔的冷静沉着,怡苒听懂知识后会心的微笑,武优的字体及排版布局,程栋的聪明,琳轲的快而精准,士棋的活泼与理性共存,华阳的乱与有序交织,培一的用音乐心去学习,思晨的静处身边纷杂却认真坚持,雨涵每节课前读背任务的提醒与布置……一个个独居一格的个体,却又凝聚成同样上进的八一;表面的友好共处,却又与竞争并存,我认为这正是一个集体应有的状态。
于是,我决定放点时间,再督促一把。我布置了任务,今晚自习再测试一次。
晚自习,我按照20人一组,在走廊默写,第一组用时较短,对率很高,这也与他们综合素质匹配;第二组、第三组明显错误开始增多,角码不带的,大小写字母不分的,机械种类混淆的,我逐一叫上讲台让他们当面订正;第四组全对的已经较少了,但我仍对默写较好的一一表扬。
在测试中,我发现多数同学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还是很上心的,但也有我行我素、置之不理的,唯有成绩不说谎,唯有过关能“验货”。
当我们沉浸在“我已经讲得很详细了”的自我感觉中时,不妨对学生测试一下,你会发现和自己站在讲台上感觉不一样的现实。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多一种方法,多一道程序,多一点耐心,多一刻观察,多一种评估,多一分鼓励,必定多催促一些花儿的绽放,收获满满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