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友人将我拉进了他自己组建的一个群。那里,据说是来自天南海北的爱好文字与文学的人。
第一次和大咖们遥相呼应,心里有惊喜,更有忐忑。很多时候,自己把自己设置成“静音模式”。在群里,看文友们聊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多数时候,文友们是在“搜喜”和“报喜”。某某某今日在哪一期刊,哪一报纸发文了,然后众人羡慕却不嫉妒,恭喜却不恭维。发了文的,得了喜的,按照群规,要发红包“意思”一下。于是,这个群,又多了两项活动“发红包”和“抢红包”。
这可是群主当初建这个群的初衷?不得而知。在这个群里,有一位堪称“副刊皇后”的文友,虽然她也在群里,但几乎不说一句话。不是她高傲得目中无人,不可一世。而是,她懂得闹中取静,懂得在静中触动灵感,孕育美文。也就是因为这一份奢侈的“静”,她的文字,就有了空灵的意境,有了飘逸的美感,有了丰盈的灵魂,有了绵长的情怀,有了温暖的痕迹。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是中国 道家哲学思想。闲逸 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 隐逸生活是在 都市繁华之中,在 心灵 净土 独善其身,找到一份 宁静。
静,是一种能量,一种正能量,一种由内而外,光芒万丈的正能量。这位不曾谋面的文友,用她的静,给远方的我,上了最生动的一课。
在这个灯红酒绿,喧喧嚷嚷的红尘世俗里,静,已经是稀缺品中的奢侈品。很多人,都是喜欢闹的。热闹的,闹腾的,甚至,是闹哄哄的。有谁会喜欢静呢?静,在一定程度上,是冷,是寒,是沉默,是寂寥,甚至可以是,孤独。
可是,人生哪有一辈子在轰轰烈烈中疯狂,在熙熙攘攘中兴奋。就像钱塘江的大潮,也只有在每年中秋节前后的几日,才是最惊涛拍岸的,才能是卷起千堆雪的。剩余的那些日日夜夜,它不还是波澜不惊的?
静,其实才应该是人生的常态。沉潜一份宁静吧,因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静下来,沉下来,心灵的触角,才可以探触到更远的远方。修炼一份宁静吧,有人在宁静中感到寂寞;而有人却能在寂寞中享受宁静。前者,是因为灵魂的空虚;后者,得益于灵魂的丰厚。人,只有在宁静中才能真正意识到自我的决然独存,从而触摸到心灵。拥握一份宁静吧,宁静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心灵丰富的人才能享受。宁静不是表面的安静,而是磨难馈赠给坚强之人的一种淡然和安详。宁静的人如同一潭湖水,万象掠过而不为所动。宁静者不争,不惧,不卑不亢,从容,洒脱。肤浅的人得不到她,浮躁的人与她无缘,拜金的人买不动她。宁静,伤痛浇灌出的最美的人生之花。
在静中修炼自己,在静中锻造自己,在静中淬炼自己,在静中成就自己。
因为,静,是最优质的正能量。
(201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