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我们恩施研讨小组的9名学员相聚一堂,大家共同对青少年工作怎么做进行了研讨。课后,韦老师给大家做了督导。我认真全程听了韦老师的督导,特别是对小渡罗波的督导,让我收获颇多。我想我有必要做一个课程总结。
活动的三个层次中,我还处在第一个知识性的层次。活动的总体评价,我自己觉得还是算比较成功的,在最后用刻度尺量表要大家对课程进行一个总体评价的时候,满分十分,最低分7分1个,有两个8分,三个9分,两个10分。最低分的原因是觉得我们每个人一个知识点,说得太散了,没有深入的聚焦哪一个问题,所以显得收获不大。这个是也正是我今天要总结的第一点。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自己对青少年工作的研究不深入,所以在带团的过程中,在知识点部分跟大家的探讨还不是很充分,没有做到导师型带领者的那个高度,缺乏深入的总结。所以,在内容的主题部门,显得问题不那么聚焦,不够深入。所以,这也对我后面的几次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深入总结,充分准备,要让参与者在课程中有较深的思考,自己也要引发学员的这种思考。每个课,我们至少要有一个点,是大家充分讨论的,全体成员都觉得有所思考的。我的课件等内容暂时还在第一个层次,仅仅是传授知识。
我带领者的主题意识不明确。 源于课堂评价中,有一个人只打了7分,当时打击到了我的信心。所以,以后这种反馈还是以问卷的形式完成。所以,在后面的合影中,我都不好意思站C位,这也是我心理没底,资本不够,抗压能力不强的一种体现。在后面的课程中,一定要深入强化自己带领者的意识,在活动中充分的尊重学员。但是整体场域还是我来主导才可以。但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要足够委婉。在自我介绍部分,我设计的三轮自我介绍,有一位学员按惯常的思维模式,想当然的在设置只有30秒的时间里,做了一分钟的表达,还在继续说。我当时进行了干预。我说:我们的自我介绍一共是三轮,你想表达的这些在后面都还有机会,我们按照课程设置来,可以吗。”当时,她说,我还是想把我说的话说完。我就没在说什么了。她也意识到了,所以后面说得话就很少。可以看到,这位学员是很有主见的,也是认定了观点就较难以改变的。但是,我作为一个带领者,必须有能力对这种类型的学员给予一个恰当的引导。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说:听得出来,您很喜欢我们这个场,所以心里有很多话要对大家讲。但我们后面还专门给大家留了表达参与此次活动的期待和动机的环节,所以,让我们留一点悬念好吗?请你在这一轮最后用一句话表达你的观点,好吗."不能全然的打断,还给她留一句话的机会,让她觉得自己还可以多少说一点。
我属于得过且过的类型。韦老师总结了新手最容易掉进的三个坑。受挫、自以为是、得过且过。我接触心理学7年,真正的学习应用心理学才一年多的时间。是真正意义上的新手。其实,韦老师说得问题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若要归类总结,我想得过且过的老油条心态更为明显。受挫表现在别人一个较低的评价,就让我否定掉了自己的全部努力。自身对自己的认知不准确,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同时,因为大部分人反馈效果较好,也还是有一些自以为是的。觉得我其实也可以带团体,按照设置来,带团没有那么难。也正是因为这样,盲目的自以为是,才让我在整个课程带领前,我做了PPT,也写了讲稿。过程也较平顺。如果没有韦老师的督导课,我就会这样得过且过,就这样按部就班的把六次课做完。因为自己没有明显的失误,也没有强大的支撑,所以会单调平淡的开展完课程,而不会去反思,不会去想,应该怎样才能把课程做得更好?得过且过的状态会让我没有深刻的领悟,无法实现大的提升。今后,继续做充足的准备,肯定是要发扬的。但同时,也希望自己主动申请督导,要面对面的被韦老师训一下。珍惜督导机会,这样,我才会有不一样的领悟。昨晚的督导,我想罗波肯定是收获最大的一个人。因为她找到了自己的卡点和盲区。
课程设置上需更合理,更科学,更能引发思考,聚焦青少年工作怎么做。其实,在准备的时候,我就觉得后面的内容很平,很散,无法深入。当时用这是第一次课,不可能不需要一下子就太进入状态,团体动力图须有一个不断攀升的过程来安慰和说服自己。实践证明,即便基本设置是这样,我依然应该把课程设置的更好。至少要让自己看到课程设计中,本堂课的团体动力是有起伏的。导师和带领者自己首先不能糊里糊涂的。也不能凑合着先讲,指望自己的临场发挥。自己在本次课程中,因为私事希望控制在两个小时内结束,所以,最后都忘记布置作业了,还是回来后,在群里发布的作业。这属于课程方面比较明显的失误。自己一定要记住慢就是快的道理,不要风风火火,急于求成。
目前,先写这么多。期待自己和小组成员更精彩的表现,也想对网校和韦老师说,您辛苦了。对自己说,你真棒,你会越来越好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