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相似性

前几日看闲书看到一则轶闻:《卫报》记者在采访霍金时问他一生中有没有遇到过特别感动的事,霍金回答:遥远的相似性。(引自:李颜岐,2016

今天被霍金先生离世的消息刷屏,致敬的同时也让我想起了这则轶闻。

( 配图来自网络 )

什么是遥远的相似性?

有人将其比作量子力学里的量子纠缠。两个粒子在经过短暂时间彼此耦合之后,相距再遥远,其中一个粒子受干扰发生变化,瞬时地,遥远空间外另一个粒子也会发生变化。(引自:知乎

(配图来自网络)

遥远的相似性让人感叹生而孤单,也让人有了期待而被治愈。

对我来说,这种遥远的相似性带给我的感动是无法言说的。

“凡只是我自己意谓的,便是我的,亦即属于我这个特殊个人的。但语言只能表示共同的意谓,所以我不能说出我仅仅意谓着的。而凡不可言说的,如情绪、感觉之类,并不是最优良最真实之物,而是最无意义、最不真实之物。”(黑格尔《小逻辑》)

那这种感动是否也是无意义的、不真实的?

( 配图来自网络 )

《旧约》里耶和华造人,人生下来本是一样的,但耶和华又混乱其语言,使彼此无法交流。距离由此产生,人与人变得遥远。而当一个陌生人说的一句话,被翻译成为某个版本时也深得你喜欢,这种遥远,就被相似性拉进了,虽然你们可能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可能,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在宇宙的某个角落的你,听着我喜欢的歌,看着我喜欢的电影、我喜欢的书,或许我们不认识,或许永不会相见,但这遥远的相似性确实存在,确实发生。

这,让人感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