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彩虹课堂(一个大学生志愿活动),又有新家长前来报名。她在报名表上的留言写到:用心付出,从中获得快乐。看到很是感动,我也突然感悟到志愿活动虽是人人都可以做,却不是人人都能做。有奉献精神只是作为志愿者的一个方面,能从中获得快乐,才能长久的支持我们走下去。
1
其实,我做志愿活动也才半年多而已。讲真,当初报名志愿者也不全是怀着一颗奉献的心,也没想过自己能否做的快乐。与其说来奉献,不如说来体验,或者说仅仅是一种好奇。虽然以前许多次被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所感动,热泪盈眶间,发誓以后自己也要像他们那样伟大。现在想来,这只不过是潜藏在每一个小孩子心中的“英雄梦”:救死扶伤,扶危济困。在这一刻,全被激发出来了。可是当梦想与现实接轨,加入了这个志愿组织后,我才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离那些伟大的人很遥远。
刚进来时,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工作人员。收集各种资料,做各种策划。不符合要求被驳回,一遍又一遍。当初的热情一点点消逝。虽有退缩的念头,可是既然进来了,又没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就先这样走着下去吧。
2
慢慢的,在做了一段时间后,我找到了一些快乐。这些最初的快乐,是因为在这里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兄弟姐妹。我们共同完成一件件工作。为了策划一个活动,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为了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难,一起工作到深夜。直到最后拿出最好的成果。每个人都很开心。真的很享受这种忘我的感觉、这种宽松的气氛。
确实,长久一来很少有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或许从来也没遇到过。那种兴奋感使我激动,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时间。沉浸在这种快乐中无法自拔。不知不觉间,那些功利心就被我抛在了脑后。在无数人信奉利益至上的社会里,我品尝到了这种奉献的味道。或者说,是因为我找到了其中的快乐,没有压抑感,我可以尽情的的发挥自己。
当初的动机不纯,可是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不经意间,我们就成为了“高尚的人”。
3
特别崇拜那些把工作变成快乐的人。曾经读到一篇介绍国学大师赵元任的文章,他做学问真是叫“玩学问”。记得他把自己对于学术的兴趣称为“女人对男人的爱”,而对艺术的兴趣称为“男人对女人的爱”。他的一生确实就是这样。关于学术研究,我知之甚少。在艺术方面,我知道他写过一篇十分有趣的文章:《石室诗士食狮史》。通篇文章都是用同音异形字写的。读来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像他这样的人,在做学问中找到无尽的乐趣,真是很少见。无论在做什么,无论收入如何,他们这些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更崇拜那些在公益活动中找到快乐的人,他们不是用奉献精神,用高尚的道德来强迫自己做,而是真心喜欢,是在享受。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自私的,因为他们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可是这种自私却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又有什么错呢?
人生最快乐的事就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了。可是现实有时很无奈,我们无法坚守自己的阵地,被现实缴了枪,只好做俘虏。可是,只要我们记得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此刻的无奈,也可成为下一刻的精彩。就像离去并不是抛弃,只是为了下一次的强势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