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完后的感想始终不能成文,想法很杂很乱,或许自己没有特别深厚的文学功底吧。这本书和我设想的不太一样,原本设想的应该类似《明朝那些事》属于历史纪实或者叙述之类吧,读完后才发现大错特错。文章讲了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首辅申时行,清官海瑞,将军戚继光,思想家李哲,以他们角度来讲述他们作为人,作为官员,甚至作为父母等不同角色的想法。

首先给我的感觉不管是皇帝,还是官员,甚至可能平头百姓(文中没涉及),大家都先讲究的是生理功能的满足,即物质生活的满足,再追求精神层次,以期实现人格独立或者价值体现。文中所列的人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期望达到的生活或思想层次。但是社会大环境是以文官集团为首,他们拟定的道德准则是所有人行为处事的标准,没有法律,没有商业,甚至没有经济,只有很虚无的道德准则。

万历皇帝曾经意气风发,希望将国家治理好,只是自己的想法或者措施遭到文官集团的各种阻挠失败后,他便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态度,像《局外人》中主人公“默尔索”一样,对外界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当然最终自己的内心也没有得到很舒适的平静。对于那样的社会大环境和社会领导人,张居正和申时行采取了完全相反的处理措施。张居正希望整个社会甚至自己的领导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执政期间风光无限,死后遭人清算,未免过于凄凉。而申时行作为张居正后续继任者,他富有积蓄,不近悬崖,不树异帜,富有现实感,采取调剂折衷的为臣之道。给人的感觉是“首鼠两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所以他的领导即万历皇帝对他还是挺满意的,至少晚年及后代得以保全。对于张居正和申时行我没法直接说谁的处理方法更好,只是如果让我处于他们的位置上,以我现在的经历或者处事方式,我可能死的会更惨。

海瑞,戚继光,李哲只能算那个时代比较显眼的人物,海瑞为官清廉,始终坚持文官集团所奉行的道德准则,而将其用于自己的行为中。戚继光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武将,其军事思想,甚至军事策略有其突出的优势,但是其思想不可避免的还是突破不了当时社会大环境给他思想的烙印。而李哲作为那个时代的思想家,读完后我其实很蒙,不知道他思想主张的是什么,个人主义,知行合一等等,当然也可能和我现阶段没啥很高大上的思想有关吧。

总体来说读完这本书,对自己的反思,社会大环境是自己无法改变的,不推崇个人英雄主义(从小到大骨子里不可否认存在),只是希望自己可以知行合一,努力做到财务和人格自由。如果落实到当下的工作生活中,之前为人处世类似张居正那种,比较雷厉风行,经过这么多年,可能也慢慢学会了申时行的那种左右逢源的态度,但是骨子里依然是刚直,给人感觉还是很固执的感觉。需要时间或者跟过经历慢慢有所调整吧。毕竟作为女生,还是不希望自己特别刚直,还是希望自己温柔多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