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本次会议的着陆点?
搞清楚会议 定位 的基础上开展 输入/输出管理
搞清定位的作用
明确会前应将什么内容通知给参会者(输入)
会后应产出怎样的成果(输出)
定位
定位:本次会议在整个大方案中应处于何种位置,讨论到何种程度。
决定定位的3种视角
验证假说
目的 -> 论点 -> 假说 -> 验证 -> 启发沟通
初见 -> 听取意见 -> 表达意见 -> 讨论 -> 决策解决问题
现状 -> 理想状态 -> 对策
明确现状是什么,明确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消除分歧后,找出从现状达到理想状态的对策
获得启发、找出对策、下定决心
提交提案时会经历的4场代表性会议
项目初始会议
定义:启动某项目;开始与对方交涉时召开的第一场会议
作用:互相认识,就现状、目标进行对话
如何做:构筑信赖关系,了解彼此现状,明确共同目标研讨会
定义:就论点和假说展开讨论的会议
如何做:进一步明确论点和假说中间报告
所处阶段:讨论假说,需要做决断的时候
做什么:在获知了验证结果后做决策最终报告
定义:最后一场会议
所处阶段:讨论启发,需要开始将决策付诸行动
做什么:提出更细致全面的对策,确定是否开始行动
避免拖拉式讨论
什么也决定不了,浪费时间
导致拖拉式讨论的原因是未明确会议定位
搞错定位
错误1. 误把假说当启发
还未确认要执行假说中提到的决策,就开始讨论如何执行该决策
错误2. 混淆理想状态和对策
对策用于填平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鸿沟
如果理想状态已达到(或搞错理想状态),就没必要再想对策(目的都是错的,做法再对也没用)
错误3. 轻易做决策
不谨慎的决策容易被推翻
提前搞清楚方案的整体进度,本次会议的预定内容
输入/输出
根据定位确定输入输出
3个诀窍
输入--新鲜感
给对方提供新东西,吸引其注意力
输入--前进感
让对方感到会议使工作得到推进
在会议中让对方了解到从上次会议到现在已获得的进展
输出--戒急躁
不能强行加快会议进度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在对方完全消化方案的内容的基础上,使双方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