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概述
4.1.1 存储器分类
按存储介质:半导体存储器(如 RAM、ROM)、磁表面存储器(如硬盘)、光存储器(如光盘)
按存取方式: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顺序存取存储器(如磁带)
按在计算机中的作用:主存储器(主存)、辅助存储器(辅存)、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4.1.2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Cache(最快、容量最小)→ 主存 → 辅存(最慢、容量最大)
设计目的:解决存储器速度、容量、成本的矛盾,通过 “速度逐级递减、容量逐级递增” 实现性价比最优举例:类似图书馆的资料存储:
Cache:书架上的常用参考书(常用数据,随手可取)
主存:阅览室的书籍(当前使用的数据,需要时快速调取)
辅存:仓库的藏书(长期存储的数据,容量大但调取慢)
4.4 辅助存储器
4.4.1 概述
作用:长期存储大量数据,容量大、速度慢,如硬盘、光盘、U 盘
特点:不直接与 CPU 交互,需先调入主存
4.4.2 - 4.4.7 其他内容
磁记录原理:利用磁介质的剩磁状态存储数据(类似用磁石在纸上留痕)
硬磁盘:高速旋转的磁性圆盘,通过磁头读写数据(类似留声机的唱片和唱针)
光盘:利用激光照射光盘表面的凹坑和平面来存储数据(类似 CD/DVD)
循环冗余校验(CRC):通过数学算法检测数据传输错误,常用于硬盘、U 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