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逐渐消失的“老古董”

我已经不太记得我们在宇宙中

展现自己的文化有多久了。

50万年?100万年?200万年?

或者更久?

但我清楚地知道,文化是一种力量,

是可以使我们的现实生活变得更好的一种力量。

​而我们所关注的,

是浩渺人类文化中岌岌可危的一隅

——中国非物质产文化遗产。

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中,

它们已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印象中

遥不可及的“老古董”。

但其实换种表达方式,

这些“老古董”一样可以很美。

不知从何时起,

有一只隐形的、冷血的、

残忍的、工于心计的怪兽,

正在一点一点吞噬掉我们传统的东方文化。

有这样一种狭隘的说法:

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

我们不得不承认,流行文化正在迅速走向肉体化。

人们对身体的关怀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远远超越了对心灵的关切。

但事实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浸润在

以仁、礼为核心的儒文化中,

每一个中国人的柔情铁骨,

都根植于古老而含蓄的东方文化。

而先人智慧与东方美学的结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又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即将消失的珍宝。

我们走访了云贵川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见证了来自天然植物的草木染技术、

美艳繁复的精致苗绣、优美动听的侗族大歌。

这群文化传承者几十年如一日,

在狭小陈旧的传统手工作坊中艰难生存。

他们是一群真正的匠人!

物质化的今天,流传千年的手艺被忽略甚至消亡,

我们集结于此,创造了「看不见」。

发动集势让每个人都能看到:

原来最宝贵的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那些凝聚数代人的文化艺术,

等着我们一起来继承和革新。

擦拭那些被锈色腐蚀的传统艺术,融合现代技艺,

让它们复活并唤发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魅力!

前路漫漫,与君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潘雨馨,11月5日,读书打卡第23次,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第329-340页,本章讲述的主要人物是吕蒙,吕蒙是三国时...
    潘雨馨阅读 185评论 0 0
  • 每个人都在困境中成长 每个人都在故作坚强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遭遇哀伤 然后给日子涂上凄凉 每个人都试图甩去肮脏 每...
    Ruby安若阅读 255评论 0 0
  • 曾无数次想用笔尖记录一个故事一个漫长到自己都快忘记是多久的以前深深迷恋着一个美丽到甚至不真实的梦梦里上演着戏剧般不...
    暮晞之静阅读 196评论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