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被别人的抱怨情绪喂养?是否又用自己的抱怨喂养别人?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S突然在微信上找我聊天,他说自己心情很差,原因是老妈特别喜欢打电话给他抱怨,生活里遇到困难抱怨,人际关系不顺畅抱怨,工作辛苦了抱怨,感觉孤独寂寞了抱怨,大事小事都会一通抱怨,怪这个怨那个,叹命运不公,叹人生无意义,似乎谁都对不起她,她的一切不顺都可以是自己所抱怨的理由。一件小事通过抱怨变成一个好像无法解决的死结。S说,从小听这些抱怨,每一次都感觉很心累,很不开心,很压抑,只想逃离。
我特别理解这种疲惫感。抱怨比埋怨怨稍微温和一点,但它们往往相生相伴。抱怨是一种语言的施暴,一种精神的折磨。抱怨者通过抱怨宣泄自己的不快,情绪里包含通过抱怨获取利益的潜在预期,这种自私的举动不仅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
抱怨从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很多人特别喜欢抱怨。这种人浑身充斥着满满的负能量,能把和他接触的人蒙上阴影,消耗掉快乐和希望。
每一个不幸的家庭,一定会有一个不停抱怨的人。
“我怎么这么倒霉,摊上个这么不争气的孩子/老婆/老公”
“你们的事我不管了”
“养你们这么大,有什么用?”
“我就是这个命啊”
“一辈子就这么样了,有什么盼头”
“像我这样,还不如死了的好”
“我这病估计是好不了了”
“人老了,有什么用啊”
“要是当年我父母能稍微对我尽心点,我也不至于是今天的样”
。。。
语言的暴力,内心的扭曲,思想的狰狞,这样的家庭一定不会有温度,和幸福快乐必然也是无缘。被抱怨喂养出来的孩子,要么是悲观的,要么是抑郁的,要么是体弱多病的,要么是内心狂怒的,要么是最后也成了散播抱怨的施暴者。
当然也会有那么少数的孩子,他们在自己获得认知能力后,认识到父母的抱怨是可怕的,于是决心抵制,从父母的反面进行自我教育。他们要拨开笼罩在头上抱怨的阴云,坚持向阳而生,直到有一天逃离,远走高飞。
我认识一个当老师的阿姨,性格开朗,睿智坚强。她有一个儿子,无论家里遇到任何困难,这个阿姨从不会向孩子抱怨,她只是尽力解决问题。比如有一个暑假,阿姨发现自己得了子宫肌瘤,她没有给在北京上学的孩子说,只是预约好医生,动了手术。动手术那天,甚至没有给大老粗一样的丈夫提起,收拾好行李,去了医院。我很喜欢这个阿姨,她身上具备的那种力量让人感到安心。我认识阿姨的孩子,一个阳光积极乐观的大男孩,特别能吃苦,从来很少听到他抱怨。他上一流的大学,后从事极好的工作。认识很多的朋友,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在惨烈的竞争里能顶得住压力,在残酷的生活里能一直向阳。我总觉得,这样的孩子才是健康的,优秀的。
我也认识小S很多年,他有一个抱怨的家庭。当然他也是学业成功的,事业不错的,但他身上一直带着一种忧郁的、病态的脆弱,从骨子里渗透出来的无助,从内心深处凸显的悲观。当然,他从来都不是快乐的。
我们可以料想,这样两个孩子,谁的人生会更美好。
少一些抱怨吧,正在为人父母的你,你不知道你的抱怨给孩子种下的是什么样可怕的心里障碍。他积极的心态,快乐的能力,勇敢的性格只会从乐观积极的父母那里传承,你说你爱孩子,那就停止你的抱怨,多一些承担,多一些行动,多一些就事论事的理智。
谁的人生不会遇见困难?谁会永远一马平川?
要知道,解决问题所消耗的能量,远远不及你抱怨带来的伤害。
要知道,你所有的抱怨,不过是太自私而已。
若你的孩子有一天,厌恶你,远离你,对你诸多抱怨,不要怪别人,那真的只是你自己种下的因,收获的果。
为人父母的你,可以不必特别富裕,也可以不必特别成功。但你一定要戒掉抱怨的陋习,赋予孩子一个健康完整的人格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