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启程
向着风拥抱彩虹,勇敢地向前走,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恐惧!
这是西南远离大城市的一个小村子,村子坐落在一座山脚下,山上长满郁郁葱葱的树木。山下,一条清澈的小溪流经村庄,潺潺水声回荡在山谷之间。
村里的青壮年男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妇女,孩子。
村子略显萧条,房子大多数都很破旧,有的已经年久失修,房屋外墙上的粉刷已经剥落,露出了砖石的原始表面。
夜幕降临时,透过破旧的窗户,零星而微弱的灯光,如星星点缀在黑暗的帷幕上。
那条唯一与外界相连接的石子小路,蜿蜒曲折,光影交错中,安静而深邃,焕发出一种神秘的美感,仿佛是通向外面世界的的梦想之境。
村子的一头,小路的边上,一座不起眼的平房里,传来一位老人和一个女孩断断续续的对话声。
“华,过几天你就要去读大学了,外婆挺舍不得的。”
一位满头银发,温和慈祥的老人站在老式的土灶台前,熟练地拨弄着锅里炖着的鸡,她的声音温暖而充满了慈爱。鸡汤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苏华坐在灶台前,看着炉灶里的火渐渐小了下去,转身顺手从背后的一堆柴火中挑了一个适中的,迅速放进了炉灶里。
“外婆,等我大学毕业工作了,就把你接过去和我一起!”
她仰起头,看向外婆。被火烤的红扑扑的脸颊上,挂着一个灿烂的笑容。外婆也宽慰的笑了
“要是你妈妈还在,看见你这么有出息,肯定很开心….”
外婆的话嘎然而止,低头默默的揉了揉眼睛
苏华也沉默了,眼里泛起泪花
寂静笼罩在这个小而简陋的空间。灶台里的火苗轻轻跳动,时而微弱,时而明亮,细小的火舌在柴火的缝隙间蜿蜒,带着一丝倔强的生命力,试图点亮那暗淡的瞬间。火光在苏华的眼中映出一抹温暖的橙红。
这么多年了,她内心的伤口依然没有愈合。
不记得多少次梦见那天,然后哭着从梦中惊醒。
那天是妈妈离开她的日子。
她清楚的记得,那年她刚上初中,叔叔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打破了她平静的日常。
阳光照射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她站在那道光里,心里却一片阴霾。
叔叔没多说,只是简短地告诉她,妈妈出车祸了,让她赶紧回去看看。
但看他紧张的神情,她清楚肯定很糟糕。
她不敢多问,也不想多问,怕听到更坏的消息。
她坐在叔叔的自行车后,紧紧的攥着自己的书包,脑海里一片混乱。
二十多分钟的路程,却像经历了一个世纪那样漫长。
曾经每个周末,妈妈都会来接她回家,她坐在妈妈自行车后,悠闲地晃动着双腿,滔滔不绝的和妈妈讲着学校的事情:这周考试了,她又考了班里第一;学校食堂的饭菜好难吃,她想念妈妈做的好吃的;班里总有些人偶尔偷溜出学校,就为了看现在正热播的一个电视剧……
妈妈总是耐心而认真的倾听着,偶尔会像个孩子般被她逗的哈哈大笑。
而这次,她原本是想告诉妈妈一个最好的消息:她不仅考了班级第一,还拿下了年级第一,分数远远领先第二名。她想象着妈妈听到时的表情,满脸的骄傲与欣慰,或许还会笑着说:“我的小苏华真厉害!”
可是,等她到家的时候,妈妈再也没法听见她的这个好消息了。
爸爸蹲在墙角,手紧紧捂住垂下的头,沉默不语。
因为外公家孩子多,那个年代女孩念书的机会少,妈妈并没有多少文化。但她的温柔、善良,给了苏华无尽的爱和温暖。
苏华的名字,是妈妈从字典里一字一字翻出来、斟酌了许久后才定下的。她希望她多读书,做一个腹有诗书的女孩,走出这偏远的小城。她希望自己的女儿,有能力靠自己的努力,去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
然而,爸爸对她的态度一直都很冷淡,作为农村家庭的一员,爸爸心中还留存着重男轻女的观念。他渴望一个儿子,却得到了一个女儿。因此他对妈妈也一直很冷淡,认为这是妈妈的错。
尽管她一直努力学习,事实事都尽力做到最好,渴望通过自己的优秀,赢得爸爸的认可,但无论她做得多好,都无法打动他。
她时常会偷偷观察爸爸,试图从他的表情里捕捉到一丝温情或是欣赏,但换来的却是冷淡的目光和不多的言语。
即便在她考试拿了第一名的时候,爸爸也只是简单地点了点头,仿佛这不过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曾经以为,只要自己更加努力、更加优秀,爸爸总会对她有所改观,总会有一天像妈妈那样为她骄傲。可是,无论她多么努力,爸爸的那份疏远感始终未曾改变。
妈妈是她唯一的依靠和温暖。她曾觉得,只要妈妈在,不管别人怎么对她,她的世界都不会冷。
可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带走了妈妈,也带走了她心中最后一丝温暖。
爸爸变的愈发沉默和冷淡。整个家冰冷的让人窒息。
妈妈走后一年,爸爸带回了一个陌生的阿姨,说阿姨以后会住在家里。敏感的苏华瞬间明白了那意味着什么。
突然间她好心疼妈妈。虽然之前爸爸对妈妈很冷淡,但妈妈还是一如既往的对爸爸好,关心体贴。可是在妈妈离开后这么短的时间爸爸就忘了妈妈。
正值花样年纪,偶尔看着书里的小说,陶醉于美好爱情的她,突然间觉得爱情真是虚幻的如梦一般,现实就是这样残酷,而又真实,谁又会一直爱着一个人呢?也许她这辈子都不会把心真正的交付给另一个人了。
一开始,每周从学校回来,阿姨对她还算热情,后来,阿姨生了一个小弟弟,对她也越来越敷衍和冷淡。而爸爸则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这个弟弟的身上,每次看见弟弟都笑的合不拢嘴。苏华彻底成了这个家多余的一员。
于是每个周末和节假日,她索性就去乡下外婆那了。从小到大,除了妈妈外,最疼她的就是外婆了。
慢慢的她变得沉默寡言了,不再喜欢与同学一起玩,也不再愿意参加学校的活动。
取而代之的是沉醉在学习和画画的世界里。彷佛只有在这两者中,她才能找到一种安慰和存在的意义。她菜能够暂时逃离现实的孤独和冷漠,真正做回自己,安静而平和。
她从小就喜欢画画,虽然爸爸反对,但妈妈还是给他请了一位专业的老师,学了几年。
再加上她的热情和天赋,画的一手好画。
小时候的她,有一天在电视上,看着冉冉升空的火箭,心中升腾起一个天真的梦想:长大后要成为一名设计师,设计火箭。
那时的她根本不懂,火箭设计师不仅仅是画画就能做的工作。
但孩子的世界就是那么单纯简单。她只觉得这个想法充满了伟大与自豪。想着自己设计的火箭升空的那一天,她不自觉地咧着嘴笑了,仿佛她已经触碰到了梦想。
妈妈看到她脸上的笑容,忍不住问道:“想到什么开心事了?”苏华眨着亮晶晶的眼睛,一脸神秘地回答:“秘密!”说完便笑着跑开了,留下妈妈在身后微笑摇头。
那个时刻,她的世界是如此单纯而美好。
如今,妈妈再也无法知道她的这个梦想了。
她的梦想也随着妈妈的离去变得模糊和遥远。
更残酷的是,她开始觉得当时的自己是多么天真可笑。
本就是一只连普通都算不上的小鸟,还梦想着成为一只大鹏,振翅高飞,翱翔天际。
小鸟就是小鸟,永远也没办法变成大鹏。那些曾经的梦想,终究只是年少时的幻想。
如今,梦想已经不再是可以追逐的光亮。应该脚踏实地,选择一个现实的专业,大学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养活自己,这才是适合她的路。
她渐渐学会了压抑那些天真烂漫的想法,用理性和现实来为自己的未来规划。
成长的代价,就是面对现实,承认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人。
曾经那个仰望星空、满怀幻想的小女孩,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现实的阴影吞噬。
选择了放下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接受现实,踏实地走一条她认为“适合”的路,即便那条路或许并不会让她感到真正的快乐。
后来,她被保送到市里的高中,离县城要坐公交车一个小时,然后还要从县城骑车二十分钟才能到家。像她这样离学校这么远的其他学生,都是一个月回去一次。但苏华想陪陪奶奶。由于周五还有晚自习,她总是在周六坐最早的一班公汽回县城,周日下午再回学校。
奶奶养了很多鸡,每次苏华周末回家时,奶奶总会提前准备好她爱吃的饭菜。厨房里飘出的饭香,成了她每周最期待的温暖时刻。在奶奶面前,那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女孩会露出久违的笑容。
就这样,三年在来回奔波与忙碌中悄然度过。而这三年,爸爸很少关心过她的生活,似乎忘了她的存在。
上大学的那天,苏华坐在叔叔的三轮车上,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不舍,驶向城里。
奶奶佝偻着身子,孤零零地伫立在家门口的小路上,目送着她离去。
她瘦小的身影随着车轮的飞驰,越来越模糊,直到最终消失在路的尽头。
苏华的心头一酸,眼眶红了起来,眼泪不由自主地在眼中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