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831-8月不碎片·人生即产品

如题,待更。

我感觉我好像悟道了。

既对文字金线的拿捏越来越准了。

产品向的思维也起来越明晰。

我好开心哪!


以下正文开始:

首先,我的“碎片化”系列正式变更为“不碎片化”系列,因为我意识到了,真正能让我们成长的,一定不是碎片化,而是完整化的东西。

碎片化,举个例子。

假设我们每个人都会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你明白了11+1=12,明天你明白了11+2=13,可是后天你不会明白11+3=14。

碎片化,只是饮鸩止渴而已,他给你兴奋的脉冲,如一支毒药,慢慢的凌迟着你的尊严。

也许上述的表达比较可怕,我确实在半年多是思考中,发现了碎片化并不是问题的解决方案。你可以从碎片化入手,但最终带给你成长的必定是整体化。

碎片化和整体化之间有桥梁吗?我相信是有的,虽然很难找到,但不代表我们只能陶醉于碎片化而不去寻找。

日后的我,不是走在邂逅碎片化的路上,而是会走在,将碎片连缀在名为“自我”的整体化的路上。

第二点,就是我发现,现在能值得我去读的文章越来越少了。

翻遍了微信读书,能让我安心读个5min的书,少之又少。

我觉得一方面,确实这些三手四手的文字,没有什么可读性。

另一方面,我对金线的拿捏感也越来越高了,我能够感知到文字的分量。

我觉得这样也好,可以入眼的书少了,我可以尽可能的尝试别的领域,探索新的疆界。

第三点,就是最终极的一点。

我把人生分为出世和入世。

所谓出世的一面,就是保持着浑然天成的个性。

所谓入世的一面,就是人生即产品。

人生就是一个产品,当你用产品化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有没有在世俗的观念中“有意义”的活着。

如果你觉得这样太累,那至少,在出世的时候,你还保留着你的个性。

一想到我悟出了这些,就噗嗤的笑出声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