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弄堂里的小家碧玉

    和所有的大城市一样,地铁是最方便和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上海也不例外,进了地铁站,咨询了工作人员,90元买了两张三天不限次临时乘车卡,一路换乘直奔早已预定好的外滩如家快捷酒店 。

    出了南京东路地铁口,已经下午5点半,大朱打开导航,跟着语音提示走了不知几条街,拐了不知几个弄堂,终于来到一条河的旁边,导航一直提示目的地已到达,可是两个大活人愣是找不着那个酒店。

    突然想起"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可是,这时候,除了看见有一群戴着红帽子,跟着领头打着小旗子的游客外,愣是不见一个"牧童"。早晨五点半出门,还没正经吃一歺,我觉得又饥又渴又累又受罪。

    我说:"咱们站河边休息一下吧,找出酒店电话问一下!"

    大朱刷着手机找电话。我转来转去看风景,此时夜幕降临,街上行人稀少,只见这河(后得知,这就是苏州河)上可望见的有两座桥,左边桥的桥头矗立着一座西洋建筑,"人民邮电"四个大字闪耀在顶层的钟表楼上面,楼顶的五星红旗也很醒目,迎风招展。

    后来在电视上看一部纪录片,才知道这邮电大楼在解放前,曾经拥有号称“远东第一大厅”的邮政营业厅,气势雄伟。在上海解放历史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是上海邮政博物馆,第三天曾经路过此地,无奈恰逢周一闭馆,只好站大楼下望了望作罢。

    右面桥的桥梁上横写着几个大字也看得清楚:"乍浦路桥"。

    河两岸许多旧建筑和新建筑毗邻落坐。乍浦路桥的桥头有一棵老树,枝丫凌落,老树隔了街是一幢西式老建筑,七八层高,在暮色中看去,这一切都有一种很浓的老上海的味道。

    顺着乍浦路桥向右望去,一个红色的圆形建筑物像一枚挂件,远远地挂在浅灰色夜幕帐子上,远远地望去像个红色的大月亮,不,像一个串在竹竿上的大篮球,不不,应该像一颗串在绳子上的红珠子,被谁提溜着吊在半空里,我望着它,久久地,久久地,内心欢喜不已,这不就是它么!这不就是它么!

    东方明珠!

    在别人的照片里视频上的东方明珠,可不就这样。只是没想到是隔了这老树枝丫和慕色弄堂望过去,真有点小家碧玉般的惹人怜爱。

  我掏出手机,趁着暮色拍了几张照片。

    这时,大朱冲着我一边招手一边喊到:"酒店找到了,快走。"我收了手机,赶紧跟过去。

    拐过一个路口,走了不到10米,酒店即在眼前。

    一切办理停当,进了房间,突然觉得出门找吃饭的力气都没有。

    再一回想,出了地铁口就一直在弄堂里走,也没发现有吃饭的地方,下楼在前台买了两碗泡面对付,想着好好休息,期待明日的外滩新感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