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体制外的醉歌
近年来,我们会时不时就听说,体制内的某某辞职了,或者体制内离职潮来了。
比如,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潇洒辞职的河南顾老师,有从名校辞职创办“成为学习者”公众号的王宏老师(没有广告嫌疑,因为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还有各类公务员辞职下海或加盟企业的信息不断。
伴着潮流的同时,各类的观点和文章也肆意飘散,比如“体制内就是浪费生命”、“体制内是深井,体制外是江湖”等等。尤其是在这个“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多少体制内的人羡慕墙外西装革履的创业者,多少应届毕业生不再把体制内的工作作为选择。
仿佛体制内除了有稳定以外,其他什么都没有,没有财富,没有光鲜。
难道体制内的工作就一定是“钱少离家近”的工作?
难道真的是“一入体制深似海,从此富贵是路人”?
体制内的工作就一定是浪费生命,无业可创?究竟是体制的无奈,还是个人的鸿沟?其实,还真的不好说。
02 体制内的事实
体制内的工作之所以稳定,一方面是体制这个平台的稳定存在性,一个体制单位比如学校不会像企业一样随时可能倒闭,另一方面是体制内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就如“一个萝卜一个坑”,导致个体状态的相对稳定,而且流动性没有企业那么宽松。
稳定的位置、稳定的责任、稳定的职位、稳定的社交,使体制内的人也变得“稳定”起来。体制内的人的思想也慢慢稳定了,就如温水煮青蛙一样,年轻时候的斗志消失了,怀揣着平静的内心生活着。久而久之,社会大军给“体制”添加了一个状态词——稳定。
而真正在体制内的人才会知道,这种稳定只是相对的稳定。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太多的不稳定因素,比如升职,比如评职称。但是,真是因为这样的不稳定性给体制造就了与稳定截然相反的景象,那就是实力。
03 体制内的彩虹
说体制内的彩虹是什么?
可以是实力,更加准确则应该是那个不甘于平庸者内心的那种向上与拼搏。
在体制内,你可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安稳度日,你也可以不安于现状,找准一个点,把其做到极致。
在体制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而且是广泛存在着。
曾经的秋叶老师就是体制内的工作者,如今他是网络中的红人,PPT届的泰斗级人物。秋叶老师就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工作机会——给领导改PPT。如果一般人面对一项没有酬金的额外工作,可能会抱怨甚至绝对抵制。但是,秋叶老师没有,他本着不可避免,便追求极致的精神,一丝不苟的完成了任务。同时,自身的PPT设计水平也突飞猛进,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后来,他以此为切点,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尝试,将设计PPT成为自己的专长,并收获了大量的粉丝,形成了很强大的影响力。现在,还有了王牌畅销课程《和秋叶一起学PPT》。如今,秋叶老师也是小有名气。至少,本人非常的崇敬他。这何尝不是一种“创业”。
在医疗领域,我有一个朋友,他是牙医,在一所县级中医院工作。在20出头的年纪,他认真和师傅与同行学习优秀的医疗经验,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平。短短几年之后,在我们这个县城小有名气。人们只有一有牙病,第一个想找的医生就是他。如今,他已经被一家大型的口腔医院挖走,成为了院长,年薪过百万。
许许多多的例子告诉我们,体制内并不是无业可创,反而充满着太多的机会,也会给我们带来彩虹。
稳定与不稳定,努力与不努力,完全取决于我们个人的选择。只要愿意努力,社会与时间将会给你一个答案。
体制内,体制外,或许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但是他们的运行规律相似,都充斥着一切的可能。静下心来,找准方向,一往向前,坚持到底。名利双收的那个人,为什么不会是你?
所以,体制内有稳定,还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