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女,55岁
主诉:反复胃脘胀闷5年余
现病史:胃脘部自觉痞硬胀5年余。进食过量后胃脘胀加重。时有反酸。大便不规律。双眼时有胀感,时有干涩。睡眠差。夜尿频繁。双眼睑、嘴唇色发黑。口干、口苦。
舌诊:舌淡红,苔微黄,厚干,舌中少苔
脉诊:细涩无力,左尺沉,右关脉弦
2024.09.25
一诊处方:
藿香8克 槟榔8克 醋北柴胡8克 枳壳8克
合欢皮15克 丹参9克 炒白芍12克
砂仁5克(后下)白术15克 茯苓9克
生姜8克 木香6克黄芩6克 女贞子20克
当归8克
×7剂
2024.10.09
二诊复诊:服药后,胃胀轻微改善。进食过量后胃脘胀加重改善。时有反酸。大便不规律。双眼胀感、干涩近期减少。睡眠欠佳。夜尿频繁。双眼睑、嘴唇色发黑。口干、口苦仍有。咽干黏腻感。二诊处方:
藿香8克 槟榔8克 醋北柴胡10克 枳壳10克
合欢皮15克 炒白芍12克 砂仁5克(后下)
白术15克 茯苓9克 木香6克 黄芩6克
女贞子20克 当归8克 黄连3克 清半夏9克
干姜5克 蒲黄5克 五灵脂5克
×6剂
2024.10.16
三诊复诊:胃胀改善,进食后无明显加重。时有轻微反酸。左侧腹部时有隐痛,夜间发作较白日多,打嗝则减轻。大便日一行。晨起口干、口苦明显。仍有咽干黏腻感。双眼胀感、干涩减轻。睡眠一般,略改善。夜尿仍频繁。双眼睑、嘴唇色发黑。
三诊处方:
黄芩8克 黄连3克 清半夏8克 干姜5克
败酱草15克 砂仁5克(后下) 白花蛇舌草8克
醋北柴胡12克 枳壳12克 生地黄15克女贞子20克
藿香8克 槟榔9克 五灵脂6克蒲黄6克
炒酸枣仁8克 柏子仁12克
×6剂
2024.10.23
四诊复诊:现胃胀大减,进食后无加重。反酸略改善。仍左侧腹部隐痛,夜间发作频率减少。打嗝仍有。晨起仍口干、口苦。咽干黏腻感减轻。大便日一行。双眼胀、涩感减轻。睡眠尚可,较前改善。夜尿仍频繁。双眼睑、嘴唇色发黑。
四诊处方:
黄芩8克 黄连3克 清半夏8克 干姜5克
败酱草15克 砂仁5克(后下) 白花蛇舌草8克
醋北柴胡12克 枳壳12克 生地黄15克女贞子20克
藿香8克 槟榔9克 五灵脂6克蒲黄6克
炒酸枣仁8克 柏子仁12克
×6剂
2024.10.30
五诊复诊:现胃胀症状仍有,较胃治疗减轻,打嗝后症状减轻,进食后症状不加重。仍左侧腹部隐痛,频率较上次近一般略减轻。打嗝仍有。晨起口干、口苦减轻。咽干黏腻感减轻。大便日一行。双眼胀、涩感较治疗前减少。睡眠明显改善。夜尿仍频繁。双眼睑、嘴唇色发黑略改善。
五诊处方:
黄芩8克 黄连3克 清半夏8克 干姜5克
败酱草15克 砂仁5克(后下) 白花蛇舌草8克
醋北柴胡12克 枳壳12克 生地黄15克 女贞子20克
藿香8克 槟榔9克 五灵脂6克蒲黄6克
炒酸枣仁8克 柏子仁12克
×6剂
2024.11.06
六诊复诊:现胃胀症状几乎消退,进食后症状亦不明显。左腹隐痛明显大减。打嗝症状减少。口干、口苦症状改善,口黏腻感改善。眼胀、干涩感仍略有,较治疗前减少。睡眠尚可。夜尿仍频繁。双眼睑、嘴唇色发黑明显改善。
舌诊:舌淡,苔白略厚
脉诊:略无力,右关稍弦涩;左脉略濡
六诊处方:
黄芩8克 黄连3克 清半夏8克 干姜5克
败酱草15克 砂仁5克(后下) 白花蛇舌草8克
醋北柴胡12克 枳壳12克 生地黄15克
女贞子20克 藿香8克 槟榔9克 五灵脂6克
蒲黄6克 炒酸枣仁8克 柏子仁12克
×6剂
小结:
半夏泻心汤,经方中升降脾胃、兼顾寒热的处方。中轴运转,气机顺,则功能复。是为扶正邪自去之思路。
抓主证、重点。诊断为湿热夹瘀,当从清湿热、化瘀血、调肝脾气机入手。配以白花蛇舌草、败酱草,加大清湿热力量。
不足:四逆散可以调和肝脾气机,若加赤芍,疗效应更上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