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母亲的关系一直淡淡的,有时候甚至几年都不联系。由于家庭原因,我从小跟着大姐生活,从小学开始才回到母亲身边。母亲在我的记忆李本就占据面积不多,自从我住校以来和母亲接触的日子就更少了。
大学四年我母亲之间的联系仅仅是一次不愉快的通话和过年时在外婆家吃个饭。毕业回到老家工作,母亲也从外面回来,我们之间才见面多些,但是也只是两到三周我回去吃个晚饭而已。也许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似乎亲密了许多,但是也只是我多叫了她几声妈,她对我的嘘寒问暖多了几道。
我对于母亲的厨艺的感觉在一碗凉拌豆腐皮,豆腐皮还是那个平常的豆腐皮,但是我做了很多次都不见原来那个味道。从初中开始我到镇上读书,初一的时候本可以每周回一次家,但是对于一个不恋家的人来说,我干脆就一个月回一次。直到初三学校要求每个月回去,但是周末下午是放假的,其他同学都巴不得飞回去。有了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索性长时间不回去。在我为数不多的回去的日子里,和母亲的话变得更加稀少。我每次回去呆一个晚上,周日下午到,周一早上赶06:00的车去学校上课。在我早上起来的时候,桌子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一桌子的好吃的,即便是北方寒冷的冬天也是如此。那个时候完全没有意识去体会母亲的心意,即便是一顿饭她也想我好好的吃。现在想想,在那个没有手机,家里只有一块挂表的年代目前是如何掐好时间,备好饭菜,等我起床的。
到县城读高中后,我一次母亲也没有见过,全封闭的学校放假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只有几次的机会我都回大姐那儿,完全忽略了母亲。在我高二那年不慎骨折,母亲听说后几次三番想来学校看我,都被我活生生的拒绝了。现在看来自己是多么残忍啊。
我自从读大学到现在,都吃得不多,每次回去母亲都会把桌子上的菜尝一遍后说,这个菜好吃,多吃点,那个菜太油了,少吃点。对于我晚上一直不吃饭的习惯,母亲也是一个劲儿劝,吃点儿饭吧,少吃一点儿。吃完饭我想帮她收个碗,嘴里一直说,不要沾手,我自己来。晚饭后目前会准备些小吃,比如煮栗子等等。把栗子端过来我们吃,母亲一个人默默的去洗完,洗完碗又剥核桃,削水果,剥好的核桃送到我手里,一直说柚子很甜,劝我多吃点,天冷了,多穿点儿。这类话语在母亲嘴里不厌其烦的说了不知多少遍。知道我第二天要上班,还催促我赶紧回去休息,不要熬夜,临走时还问我要不要带点儿豆子,拿点儿辣椒。每次我出门,母亲都在门口久久地看着我下楼才关门进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能理解母亲的心,无论我与她闹多大的矛盾,她仍旧担心我在外面吃不好,穿不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