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信息化2.0提升班,何其钢老师的微信小程序的创新应用案例,唐晓勇校长的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变革,梁勇校长的教学PPT的设计与制作,王思思老师的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朱思思老师的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导图,陈晓粧老师的学习类APP的教学运用,钟文妙老师的项目式学习PBL的设计,这七节课非常精彩!感谢各位老师!听了老师们的课,我收获满满,感触颇深。
作为一名教育者,面对今天的教育教学现状,我们应该紧跟教育时代步伐,勇于学习教育新理念,灵活运用现代化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新技术,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堂开辟成学生“显山露水”,自主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平台,才能完善提高自己。
通过这次学习,我学到的技术应用有如何更好的设计与制作PPT,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导图的好处,学习类APP的教学如何运用,如何设计项目式学习PBL以及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这些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如何设计并制作ppt是我们教师必备技能,梁老师讲的非常清楚,理论的讲解,案例的分析,与日常教学完美结合,课堂实用性特别强。朱思思老师讲了思维导图的定义,常见的类型,常用的软件以及它在学习中的运用,她说要做思维导图的设计师,而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这对我触动很大,我会牢记思思老师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在教学中利用好思维导图,领着孩子们学习,进步。听了王思思老师的课,我了解到自然笔记这一未曾耳闻的新名词,了解到跨课教学就是通过整合两个及更多学科或专业知识体系的信息、数据、技术、根据、视角、概念以及理论,以促进基础理解或解决单一学科或领域难以解决的问题。原来跨学科教学是这么的有趣,这么的锻炼老师和孩子!为此,我的感受有三点,一是教学中如果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学生思路清楚,教学会事半功倍!尤其在英语作文教学中!二是跨学科整合,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跨学科整合对我们老师来说,是学习,是挑战!陈老师的关于《学习类APP的教学运用》,让我知道了英语学科中可以用到的APP,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更多,争取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