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陈雪皎常在一起玩。她告诉我,她的爸爸是老牌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在深圳上班,而她的妈妈是一位小学教师,她和我说虽然这样的家庭看似幸福,实则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父母早就因为观念不合分居多年,虽未离婚,可大多数时候也是为了两姐妹保持着表面上的和谐。其实陈雪皎的成绩不错,单独看来能够在全班排到前五,这个成绩放到滇池一中已经是不俗的成绩了,或因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陈雪皎的家里有个比她聪明伶俐的妹妹,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于妹妹陈雪菁相比成绩还是低很多。通常父母很难一碗水端平,万事都偏心于妹妹,她常常与我互诉心事时告诉我,父母总是在妹妹面前打压她说她智商不行,说她事事不如妹妹,也不是读书的料,久而久之她自己都觉得自己智商不够用,变得不自信起来。她常常对我说她从小到大总是活在妹妹的光环之下,在两姐妹的小时候,爸爸老远的回家都只喊妹妹的名字,只陪妹妹说话,但凡妹妹的要求父母都会尽全力满足,过年过节父母总是带着妹妹去买新衣服,很少给自己买,父母总是说,妹妹在省附中,给全家人长脸了,在那个环境中需要有很多新衣服,而父母说她在滇池一中读书穿校服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任何的新衣服,况且她是姐姐,要让着妹妹。
父母对陈家两姐妹的教育方式难免是偏心的,某种程度上妹妹得到的养分更多一些,也更能随心所欲做自己,敢于把自己的欲望说出来,有父母的偏爱。妹妹怎么做都是讨父母欢心的,不用懂事,且长期感受着姐姐没有的宠爱,姐姐只能事事捡妹妹挑剩下的,难免也就造成妹妹活泼,也更自信。姐姐生活在妹妹的光环之下很有落差感。姐姐只有通过懂事听话才能得到父母一点点的夸奖,内心深处的需求被压抑着,不敢主动跟父母提要求。而妹妹每年都过生日,父母会给妹妹买礼物,给妹妹每年精心准备生日蛋糕,并请很多妹妹的同学朋友一起庆祝。可是姐姐从未过过生日,父母总是对姐姐说你没有妹妹优秀,不用过了,你是姐姐,得让着妹妹之类的话。并非父母不爱姐姐,而是父母更宠妹妹。这是中国式家长的典型缩影,如果家长不止有一个孩子,那大多数家长很难公平对待。有时候偏爱太过于明显,使得两个孩子得到的爱之养分并不均衡,难免两个孩子性格偏差较大,长大后思维方式也相差很多。
我与陈雪皎的相处很愉快,我常常安慰她说其实她也很优秀,做事很认真,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也把自己完整的家庭情况告诉给她,她很震惊,她得知我经常被亲戚逼着退学后,她说换做是她早就不读了,怎么受得了,我居然能为了读书这般委曲求全,她欣赏我坚持选择读书这条路的意志力,说我居然一直读到了现在,还能在那种环境下考上滇池区一中已然不错了。我周末一个人在宿舍洗衣服时她撞见我熟练的样子感叹我生活能力好强,她说她自此之后也要学习我独立生活。我欣赏她有才华,对音乐有着自己的坚持,一边学音乐一边还把文化功课做得很好,两头抓还都不落下,确实需要双倍汗水的付出,就这样抱着互相学习的目的,互相促进彼此的成长,我很快和陈雪皎走得很近,两个人惺惺相惜,坦诚相待。
人与人之间1+1>2的相遇都会是双赢的局面,那我与陈雪皎的相遇就是这样的缘分。因为两人对彼此足够坦诚友好而成为朋友,合适的时间里种下好的因,事物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互相帮助彼此鼓励互相学习。
在那个年代里,智能手机还不够普及,大多数人用的都是按键机,我用爷爷给的零花钱攒了好几个月买了一个按键机,手机外壳是黑白按键的配色,有着很小的一块彩色屏,可以通过按键的方式打拼音,拥有的功能很少,仅仅拥有打电话,发短信,登陆QQ的功能(那个年代还没有微信这种东西,那是一个QQ盛行的时代),还要一个简洁的听音乐功能,可是对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我有自己的手机了,这样一来,我就能与季雨保持联系了,我一直有意无意的想要保留着联系方式。登录QQ,看了一下,季雨还在我的QQ好友中,这是我和他唯一的联系方式,我心中暗喜。打开QQ登录后,我很想和他说点什么,结果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不知道发什么过去,我知道他有全新的学校,全新的向往的生活,似乎我发什么都是一种打扰,发什么都是错。于是,我退出了QQ,或许看见这个名字还在,于我而言就已经是最大的欣慰了,我在心中祝福与默念,希望他在马路斜对面的省附中过着想要的学习生活,我不会主动打扰,如果渐行渐远,那就默默祝福。
周末,陈雪皎放学后会拉着我一起去找她妹妹陈雪菁,去省附中的自习室上自习,一开始我在想我到底要不要去,我支支吾吾半天没答应也没拒绝……陈雪菁与季雨不在一个班,可是在同一个年级,自习室虽然有好几间,可是也有遇到的概率,万一遇到季雨怎么办?我的内心想遇见他又不敢遇见他,这是很矛盾的。我想遇见是因为想看看他学习生活是否过得好,眼里是否还有光,到底内心深处还是念着他的。我不想遇见他是因为我怕我的出现打扰到他,我深知我们缘分已尽,我不该再出现在他的世界里,这样的打扰毫无意义,还会影响到彼此的学习生活,反正两个人未来都会走不同的道路,我们本就是不该再遇见的人。我到底该不该去,开始胡思乱想,猜想自己会不会遇见季雨,我无数次设想过,如果我遇见他,他能不能认出我来,我们两个会不会尴尬,会不会和彼此打招呼,他会不会希望我和他打招呼,他想不想再见到我这个曾经的同学,或者他身旁会不会有一位女生和他一起手牵手朝我身边走过,然后把我当作透明人一样,那我不得难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