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困局,便有些消极避世。
正当困局不解时,竟是如此被眷顾,经书会的推荐看了一本关于阿德勒哲学的心理学书籍《被讨厌的勇气》。想不到吧,被讨厌和勇气两个词连接在一起,是一种无法被反驳的关系。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所以想解开难题,必须从人际关系着手。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至于如何摆脱在现实中遇到的困惑,脱离逃避并且找到自由,阿德勒哲学里说,想找到自由的秘密,必须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
因为小时候深受奖惩教育的影响,笃信只有被认可的工作、情感才是正确的事。所以长大以后依然会因为努力获得不了认可而懊恼和失落。和朋友聊起念书时候的小插曲,想来有趣,大学时候我们有一节课叫造型基础,实际是美术课,由于太想获得老师的认可,别的同学画一张图我画几张,我也会在上课的时候和老师积极搭话,表现得很尊重和在乎老师的看法。他每节课都会挑选优秀的作品,很可惜那些作品里永远没有我的。临近学期结束的时候,至今我都记得我怀着懊恼说“真的好想被表扬啊”,最终在失落中结束了这门课程的学习。
可以说,直到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自己十几年来都深深困在“纵向关系”的局里,并且常以自我要求做一个优秀的人而深以为傲。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真正的幸福感不是来源于被认可,认可欲求的实质是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幸福感来源于“贡献感”。人只有在能够感受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
当然从课题分离到获得幸福有很多路要走过,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建立“我有能力”意识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意识,经历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很多路需要通过时间和努力去获得,长到需要用当前年岁的1/2的时间去改变自己,比如我接近30岁,就要用15年的时间去完全改变自己。而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认真过好“此时此刻”,就是每一天最好的舞蹈。所谓摸着石子过河大约也不过如此,虽然深处迷雾,不记过去不望未来,但依然必须认真跳好每一个刹那,对你而言的人生意义在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确。
春节前的最后一本书,希望能带来新的改变。愿我们终有一天,都能充满勇气,坦然面对被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