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讲是隐形的“学习力”

孩子课堂40分钟的听讲,从不是“坐满时间”,而是主动捕捉信息的过程——这股力量能让知识吸收效率翻倍,也是课堂学习的核心竞争力。

激活这股力量不用复杂方法,抓好三个小细节就行:一是“联动感官”,眼睛跟着老师的手势或板书走,耳朵抓“重点”“关键”这类提示词,手随手画简记(比如用符号标易错点),脑子同步“接话”,老师提问时哪怕不举手,也要在心里说答案;二是“抓信号”,老师重复讲、放慢语速,或是写在黑板核心位置的内容,都是必掌握的“考点提示”,这时要立刻收回走神的注意力;三是“搭桥梁”,听新内容时联想旧知识,比如学新古诗时想同作者的诗,学数学法则时勾连之前的例题,让新知识稳稳“接”在已有知识上。

做好这三点,40分钟的听讲就从“被动听”变成“主动学”,知识自然能扎实落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