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本章出自:学而篇
【注释】
①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比孔子小四十三岁。是否孔子的学生有不同说法。 ②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子贡是孔子的学生,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③抑:反语词,可作“还是……”解。 ④其诸:表示不太肯定的语助词,有“或者、大概''的意思。
【翻译】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听得到这个国家的政事。那是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说给他听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和谦让得来的。夫子的那种求得的方式,大概是不同于别人的吧?”
【感悟】
孔子所到一国便能够很快得知此国的政治状况,子贡认为孔子不必问政便可知政靠的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
这种求得和别人的求取是不一样的。孔子通过自己的高尚道德修养得到了国君和民众的信任,因此别人才愿意和他讨论国事、讨论治国理政的策略。
这里包含了一个学生对他的老师高度的评价,这也体现了孔子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