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鲜嫩的蔬菜,带着母亲的温度,成为餐桌上最温暖的烟火气,也藏着我关于家的所有柔软记忆。
母亲的菜地,是盛满爱与时光的角落。
文/莹莹
乡下老宅2公里远的后山,有一方菜地,是母亲常年劳作的地方,也是我童年最鲜活的记忆底片。竹篱笆围着半亩方塘般的土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轮转里,藏着母亲与土地最深情的对话。
惊蛰一过,母亲就扛起锄头往地里去。她总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铁锄划开板结的泥土,一垄垄新翻的土地泛着油亮的光泽,像翻开的书页等待书写。母亲弯腰播种的身影,和着晨露与泥土的气息,成了我记忆里最动人的剪影。她将豇豆、丝瓜、辣椒的种子埋进土里,再轻轻覆上细土,动作轻柔得像在安放一个个小生命。
六月,山野在雨水里渐渐翠绿,是菜地里蔬果成熟最多的时节,也是我最欢喜的时候。一到周末,我便带着孩子,穿梭在母亲的菜地里。菜畦排列得极整齐,一垄小葱,两垄南瓜,三垄四季豆,四垄玉米,中间夹着几棵紫白茄子……母亲教儿子怎么采摘四季豆,拇指与食指掐住椒柄,轻轻一拗,"啪"的一声脆响,一根翠绿色的四季豆便落在她掌心了。
不过是半小时,我们的菜篮子便装满了。回家的水泥路上,儿子的脚步最为轻快,健步如飞。而母亲走在最后面,夏天黄昏的光落在她身上,身影被夕阳拉德很长,几根银发随着光晕明明灭灭。
每次回家,母亲总要让我带些新鲜蔬菜走。后备箱里塞满了刚摘的蒲瓜、丝瓜、茄子,还有已经洗好的青菜和番茄。她站在门口挥手,身后的菜地在夕阳下镀上一层金边,仿佛一幅永不褪色的油画。
当她弯腰侍弄各种蔬菜,指尖抚过叶片的纹路,像在编织岁月的故事。阳光透过竹篱笆,在泥土上织出金色的网,豆角顺着竹竿攀爬,南瓜花在风中轻轻摇曳。那些鲜嫩的蔬菜,带着母亲的温度,成为餐桌上最温暖的烟火气,也藏着我关于家的所有柔软记忆。
母亲的菜地,是盛满爱与时光的角落。那方小小的菜地,是母亲用岁月耕耘的诗行,字里行间写满了对土地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更藏着一位母亲最朴素的深情。